新规要点1
A股投资者分专业和普通两类
从7月1日开始,A股投资者将被分为“专业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两类。《办法》对于专业投资者的定义。对于个人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金融资产不低于500万元,或者最近3年个人年均收入不低于50万元;二是具有2年以上证券、基金、期货、黄金、外汇等投资经历,或者具有2年以上金融产品设计、投资、风险管理及相关工作经历,或者属于本条第(一)项规定的专业投资者的高级管理人员、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从事金融相关业务的注册会计师和律师。
■业内点评
普通投资者需遵守新规,否则追究券商期货机构责任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教授告诉记者,新规将投资者区分为两类,其中专业投资者不受限,可投资任何标的和工具;但普通投资者则要严格遵守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否则,就要追究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法律责任。他表示,按照新规标准,大多数股民应属于普通投资者,他们必须接受投资者适当性管制要求,同时,普通投资者在信息告知、风险警示、适当性匹配等方面享有特别保护。
新规要点 2
普通投资者按风险承受力分五类
《办法》将普通投资者分为五类,券商应按其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由低至高划分为五类:保守型、谨慎型、稳健型、积极型和激进型。个人投资者在投资时,需通过“风险承受能力问卷”。
■业内点评
新规后测试更严,新股民受影响
相关监管部门的专家表示,风险能力测试之前就已经存在,股民到柜台办理开户时,需要填一份调查问卷,涉及收入、资产、投资情况等,以此来看是否适合炒股。《办法》实施之后,这一管理规定会比以前更严谨,要求也会更高,对新开户的股民有影响。此外,老股民在购买新产品前,也必须要通过风险测试,才能进行投资,参与交易。
新规之下,如果股民在一家券商做出的风险评估为保守型,可否换一家券商获得更高评级呢?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各家券商对于用户资料并不会互通,虽然评测时问题并不完全一样,但只要投资者如实回答问题,得到的结果都差不多,这也是行业标准的一种体现。但如果投资者不如实回答问题,那么日后出现纠纷,则券商可能不会承担责任。
评测是2年一次,所有股民在一次评测后两年,都要再次接受风险评测,可以在网上评测,也可以到营业部。
新规要点3
券商向股民提供的产品也分五类等级
包括“证券公司、证券公司子公司以及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在内的证券经营机构向投资者销售证券期货产品或者为投资者提供相关业务服务时,应当了解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依据《产品或服务风险等级名录》制作风险等级评估文件,由低至高划分,也为五类:即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
■业内点评
保守型谨慎型投资者,若不通过评测或炒不了股
《办法》主要在于对投资者进行分类管理,对普通投资者影响不大,对证券公司影响则较大,要求其依照办法对投资者、产品进行分类,并进行二者之间的匹配。加强了对券商的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保护投资者。
董登新教授表示,按照新规规定,A股、B股、新三板创新层挂牌股票均纳入“中风险”,属于第三档风险等级,匹配投资者类型为稳健型、积极型、激进型三类。这就意味着有相当部分股民要想炒股,就必须接受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检测,若不能获通过,则不能炒股。由于A股股票被划为“中风险”产品,这意味着被划分为保守型和谨慎型的这两类投资者,7月1日以后要想炒股,可能会遭到拒绝。
新规要点 4
经营机构要对投资者匹配对应产品
券商要按照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符合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等级的匹配要求,根据五类投资者可投资的产品,按照风险匹配的方式进行匹配。对于不适当客户主动要求购买相关产品或服务的,经营机构应确认其不属于风险承受能力最低类别的投资者,并进行特别的书面风险警示后才可向其销售或提供服务。
■业内点评
评级低客户买高风险产品或被拒
业内人士表示,保守型股民想参与高风险投资的门槛会比较高。一般来说,如果评级较低的客户想购买高风险产品,基本上不会销售。只能是先签署“产品或服务不适当警示及投资者确认书”,确认了可以交易中风险以上的品种,才能买股票。
专家建议,投资者不能买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产品。设置等级后,风险承受能力处于最低等级的人,不能购买其他等级的产品;对于风险承受等级为中风险的用户,想要购买高风险产品,券商要对其进行特别提醒;对于坚持选择高风险产品的用户,券商要尽到提醒和告知义务。
综合新华网消息
注:本版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