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面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说课》:助人建立起审美标准
  →

  荐书榜

  ■刘小题

  《小说课》是茅盾文学奖得主毕飞宇的最新作品,该书辑录了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所谈论的小说皆为古今中外名著经典,既有《聊斋志异》《水浒传》《红楼梦》,也有哈代、海明威、奈保尔乃至霍金等人的作品。从事小说创作逾三十年的他有意识地避免了学院派的读法,而是用极具代入感的语调向读者传达每一部小说的魅力。《小说课》中的部分讲稿曾发表于《钟山》杂志,后广为流传,在网络上阅读量超千万。

  在新近出版的《小说课》中,毕飞宇将自己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的那些欣喜、感动、惊讶甚至战栗与读者们分享。作为一名从事小说创作三十余年的作家,毕飞宇面对人类历史上的那些经典作品时往往独具慧眼,他的《小说课》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文学海洋上那一个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读《红楼梦》时,他认为:“小说比逻辑要广阔得多,小说可以是逻辑的,可以是不逻辑的,甚至于,可以是反逻辑的。曹雪芹就是这样,在许多地方,《红楼梦》就非常反逻辑……所谓‘真事隐去、假语存焉’就是这个道理。”对于自己曲径通幽式的解读,毕飞宇认为:“小说是公器。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读者的阅读超越了作家,是读者的福,更是作者的福。只有少数的读者和更加少数的作者可以享受这样的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只为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欲书花叶寄朝云
“段”章取“议”
《小说课》:助人建立起审美标准
衡阳晚报版面十四A14《小说课》:助人建立起审美标准 2017-03-10 2 2017年03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