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小男孩。这一天他过得非常不顺心,早上醒来就发现头上黏着口香糖,然后妈妈忘了给他带午餐甜点,然后好朋友抛弃他,并且,这一切不顺心之后,电视上有他讨厌看的亲嘴,晚餐吃的是他痛恨的青豆……全书都是亚历山大的独白,他讲了一件接一件的倒霉事,不动声色的语言叙述,自嘲的语气,配上冷冷的黑色线条画,仿佛蕴涵着随时爆发的力量,引起孩子们强烈的共鸣。最后妈妈冷静客观的安慰,也是一种直面现实的力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绪,学会与真正的生活和解。
在少儿图书馆给孩子找书的时候,我一眼就被书名和简介给吸引了。人一生下来就会有喜怒哀乐,怎么对付生活中的不如意,取决于态度,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才会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亚历山大和倒霉、烦人、一点都不好、糟糕透顶的一天》就是这样的一本书。
我家小妞今年7岁了,睡前有看书的习惯,像很多小孩子一样,喜欢有精美图画的绘本。我把这本书带回家,她便欢喜得不得了,我们是一边笑一边读这本书的。
小妞记忆力特别好,尤其是对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于是这本书里面的很多句子被她带进幼儿园“活学活用”。看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哭,她会用与她年龄不符的冷静语气说:“不要哭,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的。”
电视里有亚历山大讨厌的亲嘴画面,他便说了一句“我讨厌亲嘴。”但是小妞从小就喜欢和我亲亲抱抱,在她看来亲嘴和抱抱代表着爱和温暖,所以看到这一页她表示不解,甚至要求我和她爸亲嘴,而她就像一个一千瓦的大灯泡站旁边把整个屋子照得通亮。妞不挑食,可是不知道从哪天开始她嫌弃青豆了,并且会振振有词地说:“我讨厌青豆。”我有些生气,却在某一天与她再一次拿起这本书时找到了她讨厌青豆的理由。
我和妞爸很喜欢给她买书,但是有时她会说:“妈妈,我的书都看不完了,不要再买了。”喜欢的书,她会经常拿出来看,百看不厌,喜欢的“台词”会在平时说话的时候不自觉地蹦出来。幼儿园的“故事大王”活动是她非常喜欢的,轮到她讲故事时会非常自觉地早早准备,到了讲的那天会按照老师的最高要求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我没有去刻意教她什么大道理,也从极少去说教,倒是她会在不经意之间提醒我用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一次等车时不耐烦,小家伙拉着我的手说:“妈妈,不要急,着急车子也不会来。”有时侯遇到倒霉的事情,比如不小心摔了一跤,她会自己先笑起来:“今天真是糟糕,倒霉,烦人,一点都不好的一天。”看到小小的她这样豁达,身为妈妈的我也通过她看到了另一个世界。
不过,有时候也需要进行“正面教育”。比如,碰到不开心的事,她会学着亚历山大的口气说:“我要搬到澳大利亚去!”当我不能满足她的要求时她会说:“祝你一屁股坐在图钉上!”这时候,我往往也会笑着跟她说:“你去了澳大利亚就见不到妈妈啦!妈妈一屁股坐在图钉上就不能陪宝贝啦!还要不要去澳大利亚,要不要祝妈妈一屁股坐在图钉上呢?”小孩对书中的内容没有辨别能力,一切都以“有趣”为前提,让她远离负面语言的办法就是告诉她这句话不对,纠正无效后再采取忽视的态度,那就是当她再说的时候我们不予任何反应,她觉得无趣之后就不会再说了。
可能因为我是一名英语教师,在亲子阅读中,有意识地让她接触一些外国引进的绘本,主要是了解文化,知道一些诸如西方的习俗和节日的信息,从而拥有更广阔的视野。我们给妞买的绘本基本上都是国外优秀的获奖作品,不刻意说教,而注重思想的浸润,引导孩子用欣赏的眼光看世界,用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
时代变化很快,有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真的很小,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他们的活动范围不再局限于中国,出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多了解一些外国文化和习俗也是一件好事。碰巧的是,下半年小妞就要跟我一起去英国留学,希望这几年看的绘本,能帮助她快速适应新环境的生活,也希望她在阅读中不断找到解决问题的“帮手”。
罗婵娟,教育硕士,高中英语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