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历经约20天奋战,湘江衡州大桥水域水下清障工程进入尾声,于今日破解、清除沉睡在江底长达7年的最后一块水泥墩。检查人员动用先进的声纳探测设备对江底河床进行全面扫描,彻底清除衡州大桥建桥施工期间水下遗留的钢管、钢板桩及水泥块等构件,全力确保水上航行安全。
27日上午,记者在湘江东岸湘水明珠江段施工现场看见,8艘工程作业船舶在衡州大桥水域紧张作业,施工人员头顶烈日,驾驶挖泥船,动用长臂挖机等设备,将钢架、钢护筒及水泥渣块自水下吊出水面,装运至运输船内,潜水员轮番下水探摸,施行水下切割粉碎作业。
“江底最深处达17米,9名潜水员分为3组,轮番在衡州大桥附近水域展开水下探摸作业。” 市航源水陆运输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邓仕俊告诉记者,为了尽早消除安全隐患,20余名施工队员加班加点,共割除吊装清运钢架、钢护筒及水泥渣块等“水下垃圾”227吨。
水下清障及航道疏浚施工期间,市地方海事执法人员值守,实施现场安全监管,遣派多艘海巡艇,适时对施工水域实行临时水上交通管制,确保了水下施工作业及水上通航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