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 气温高、天气热仍是眼下的热门话题,但是,有一群人,他们却要在130℃以上高温的沥青路面上来回工作。 “在施工的沥青路面上站一会儿,再走到普通路面上,就像走进了空调房一样舒适凉爽。”昨日上午10时许,在船山中路小西门路口附近,一群衣裤透湿的施工人员正在忙碌着摊铺沥青,他们正设法赶在夜晚10时前,完成晶珠广场至人大路口1.5公里长的道路沥青铺设工作。
迎着翻滚的热气烟浪,记者试着站在沥青路面上,刚开始并不觉得特别烫,但走了几步后,一股热气从脚底往上窜,走了几分钟后,不仅是脚底,就连小腿上都感到火烧火燎的灼热感,但这些施工人员最近5天都要这样来回地走动,不停地劳作。
记者现场看见,两台摊铺机走在最前面,后面一辆大货车载着热浪翻滚的沥青混合料倾倒至摊铺机内,然后摊铺机将滚烫的沥青混合料往路面均匀铺开,温度高,自然沥青路面的粘合度就越密实,路面摊铺动作要快,各个环节衔接紧密,一气呵成,现场16名施工人员,挥铲扬锹,4台压路机,来往穿梭,反复碾压。
现场施工技术掌门人彭军站在摊铺机旁,操纵着摊铺机下料舵把,控制下料的速度,每过几分钟,他就拿出红外线温度计测一次温度,现场测出沥青层温度高达135.3℃!他告诉记者,沥青混合料的温度应控制在160℃左右,摊铺机边的操作人员,离沥青混合料最近,滚烫的沥青溅到手上,就会烫出水泡。
船山中路晶珠广场至市人口路口道路改造施工项目部经理陈衡军介绍说,“每一条路段必须经过压路机7—8次来回碾压,施工人员需要不停地走动观察。” 陈衡军告诉记者,晶珠广场至市人口路口1.5公里长的道路改造沥青摊铺共耗时5天,摊铺沥青三层,厚度达16公分,较之先前加厚了7公分,增厚密实了许多;1.5公里长的路面共摊铺沥青达1万4千吨左右;为了给施工人员降温消暑,施工期间不断供应豆沙、饮用水及人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物。
奋力扬锹,浑身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