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留守儿童关爱要避免二次伤害
  在北方一个村的留守儿童资助项目上,社会爱心人士带来很多新书包。在教室里,校长讲述爱心人士的故事,接着对学生们说,你们谁是留守儿童,站起来。给你们发书包!

  没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这让校长很生气,叔叔阿姨大老远给你们送东西,怎么谁都不配合了,这么没礼貌。

  那时,这些孩子一定在想,“我长这么大,还不知道自己还有个标签叫‘留守儿童’”。

  这是中国儿童中心科研与信息部副部长朱晓宇,在日前举办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研讨会暨“光彩爱心家园——乐和之家”试点项目总结会上讲的一个小故事。

  在朱晓宇看来,这样的案例造成了对于留守儿童的二次伤害,导致“好心办坏事”。

  然而,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近年来,不少社会机构通过各种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尽管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也出现了很多供需不对称的情况,甚至出现对留守儿童二次伤害的现象。

  一些机构和公益组织已经形成一套成熟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体系,值得借鉴。以“光彩爱心家园——乐和之家”为例,该项目从动员当地社区留守人员的互助体系出发,利用社区内部资源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据悉,3年来,乐和社工从社会建设入手,服务了重庆市10个村近3000名儿童,服务范围也延伸到留守妇女和空巢老人。

  但是,不少专家及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如今,人们都在讨论社工组织如何帮助留守儿童,却忘了强调留守儿童父母及家人的责任与义务。毕竟,留守儿童问题,归根结底是家庭的问题。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教研室主任郭伟和指出,在目前的发展趋势下,留守儿童的照顾体系和保护体系的破碎,产生的社会后果可能是个体人格的扭曲和本土文化的自我贬低。郭伟和强调,目前留守儿童更需要的是,政府通过精准的扶贫策略结合专业社会工作来评估需求、设计服务和提供服务。 

  来源:《中国青年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第B01版:版面B一
   第B02版:版面B二
   第B03版:版面B三
   第B04版:版面B四五
   第B06版:版面B六
   第B07版:版面B七
   第B08版:版面B八
“爱心公益班”圆残障儿艺术梦
孤残儿童小家庭模式全人关怀项目启动
对留守儿童关爱要避免二次伤害
在日积一善中发展壮大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对留守儿童关爱要避免二次伤害 2016-06-03 2 2016年06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