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面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灯牌收音机
  陆亚利

  从老师那里,第一次听说收音机。据说,没有电线,也能放广播。起初不怎么相信,没有电线,新闻和歌曲靠什么送进喇叭?堂哥家买回屋场第一部收音机,果然不需要接线,支起伸缩式教鞭一样的天线,扭开开关就放响。一班小孩子,不太相信自己的耳朵,一边兴奋地听着黑盒子发出的声音,一边问长问短。堂哥也解释不清,敷衍说是风吹来电波,有空气就有无线电,有无线电就不用接广播线。

  收音机是红灯牌的,一块红砖大小,像个黑色塑料盒子,使用二号电池。正上方的透明窗口,四周和内板标注许多数字和洋文。里面有一根红色的波段标示杆,随着拨动侧面的调谐钮而移动。左上角粘贴正方白底红剪纸样灯笼图案商标,下方隔栅镶嵌行草“红灯”二字。跟台面上的闹钟、茶盘、凉缸、热水瓶、漱口杯、镜子一起,挤在高屉柜上,防着小孩子搬弄。白天一般不开,盖上一块雪白的小纱巾,隔住灰尘,又显得洋气尊贵。

  黄昏,鸡鸭咯咯嘎嘎挤进鸡埘,猪爬靠木栅尖叫着等待潲食。女人在灶屋弄响锅碗瓢盆,待奶的孩子阵阵哭闹。晚工散得早,堂哥家六点半以前扭开收音机,广播声透射煤油灯光的木窗,混入静夜前的喧哗。那时没有调频广播,中波频率发出口兹口兹的干扰电波,声音好似随风摇曳着,飘散到邻舍几户人家的耳朵。没有广告的鼓噪,专题和音乐节目一个接着一个,尖起耳朵过瘾。“嘟—嘟—嘟—嘟—”,“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二十点整”,晚上八点整点报时。接着奏响雄浑的《歌唱祖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开始全国新闻联播,播出字正腔圆的时政新闻。抢前几秒钟,隔着几间房子,盖过有线广播同样内容的细碎声音,宣示无线广播的优越性。九点多关掉收音机,黑夜淹没寂寥的屋场,稀疏几声犬吠,惊扰老年人的梦乡。

  酷夏的夜晚,经历整天烘烤的大地,半晌散不尽余温,房子里憋闷得透不过气来。正堂屋前的禾堂坪,横七竖八铺放着草席、竹床、竹椅、门板,贪露乘凉的人或坐或躺,摇着蒲扇。那时乡下还点不起蚊香,几根油纸伞把粗的蚊烟不顶用,拍打蚊子的巴掌声此起彼伏。堂哥把收音机搬出来,搁在堂屋石础上,让大家一起听着广播,聊着家常,消暑纳凉。收台众口难调,有的爱听新闻,有的爱听样板戏唱腔,小孩子闹着听儿歌。堂哥不时扭动旋钮选台,收音机发出啾啾的无线电啸叫声。说着说着新闻,突然扭转到一首熟悉的歌曲,几个人异口同声喊“好听好听,莫动哒莫动哒”。扭到粤语“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年轻哥哥牛叫似的跟着打粤语,逗得一坪乘凉的人笑得前仰后合。中波频率听腻了,转到短波频道搜台,干扰声叽里咕噜,外省外国电台的声音飘忽不定,吓得堂哥赶紧快速扭过。大家心照不宣,噤若寒蝉,只当没听见。

  生父读过几册书,抗美援朝志愿军复员回乡,当上生产队会计,又是老党员,一向关心时事。队里订的一份日报,个把星期才得送到,基本上由他一人包读。每期的农村财会辅导和中国民兵杂志,一字不落地念读,遇到生字就用白字混过去。旁听堂哥家收音机不自主,听定时播音的有线广播不自由。生父省吃俭用,下了很大决心,买回一台红灯牌小收音机。黑色,新华字典大小,配有皮套,使用五号电池。爱不释手,清早起床就开起,中午散工回家也要听一会。晚上,放在枕边听,伴着收音机入眠,电台没了节目,嗡嗡响的电波声响到天明。耗用大把电池,生母有些心疼,争吵中摔坏过几次,修好照旧一日开三回。手头紧,省下钱不买纸烟抽旱烟,也要买两节电池。生父后来患恶疾,生命中最后时光,整天听着枕边的收音机,缓解全身蚁噬一般的疼痛。按风俗入殓时,除牙刷、口杯、毛巾、梳子等日用品外,家人特意加上纸烟、谷烧酒、字牌、收音机四样生前最爱,入棺随葬,祈愿生父如在生一样,保持军人的干练与豪情,潇潇洒洒生活。

  受生父影响,我吵着要养父买了一台红灯牌小收音机。传承生父爱不释手的习惯,一有空就打开。白天午后基本没有中波台,短波收不到信号,也要旋来扭去,渴望收获意外的电波。入夜,电台云集,听了新闻听音乐,听了广播剧听评书,听了科教专题听电影录音剪辑,直至搜不到本地台,还意犹未尽。夜深中波台不多,短波台撩开更远更宽的世界,拔高我的见识和心气,连做梦也多了一重色彩。晚上抱着入睡,养母经常半夜替我关收音机。初高中阶段寒暑假,机子使用过度,老出毛病,胡乱拆修,弄坏过好几台。养父母似乎明白,听收音机好比读书看报,总没什么坏处,坏了,又凑出皱巴巴十来块钱,叫我再买上一台。

  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开明一点的农家,买上台式红灯牌收音机,畅享精神食粮。人们爱听传统的评书,单田芳的《隋唐演义》、刘兰芳的《杨家将》、袁阔成的《三国演义》风行城乡。王刚的现代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迷倒一批年轻人。记得双抢大忙的一天中午,曾是大队宣传队骨干的魁瑶,家里一丘田还剩一小块未插完,急忙洗脚上岸。问他为何不插完再收工,他笑着回答:“嘿嘿,赶快点几,评书《杨家将》一点钟开始,晚了就听不全哒!”那时,我已上大学,用助学金买过八块钱一台的袖珍收音机。晚自习以后,同学们戴上耳机,蒙在被子里听。一早醒来,睡眼朦胧,脱落的耳机里,还在发出飞蚊似的嗡嗡声。大三时,洞庭湖边的舍友,家里靠种棉花富起来,买回一台进口调频调幅双卡立体声收录机。早中晚开响,调频广播无一丝杂音,袖珍收音机相形见绌,躲进抽屉。

  时代变了,收音机藏在汽车附在网络,用声音传递五彩缤纷的信息。晨练老人手里的收音机,已是调频数码调谐式。网上输入红灯牌收音机,显示海量收藏条目和图片,感觉很亲切很亲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红灯牌收音机
劝诫的艺术
吃亏比吃苦更重要
党 徽
衡阳晚报版面十五A15红灯牌收音机 2016-05-23 2 2016年05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