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雅萍
前些日子,我们儿科病房里收治了一对亲兄弟。两兄弟都是肺炎,同时入院。弟弟只有2个月,得的是重症肺炎,入院时呼吸急促,嘴唇青紫,点头呼吸,查胸片示心脏扩大,心脏彩超显示室间隔缺损7毫米,提示先天性心脏病。哥哥1岁多了,相对症状较轻,只是咳嗽。
家长事先并不知道弟弟有先心病,但间隔缺损7毫米,不算小,孩子平日应该不太好带。一问,果然,孩子有喂养困难,吃奶时间特别长,满月后一次吸吮量才40毫升左右,还不及一个正常半月大宝宝,动不动就满脸冷汗。接下来我们发现,这家人的重心转移到哥哥身上,哥哥一哭,全家人立即围拢上来安抚;哥哥打针,爸爸妈妈爷爷3个人跟着,将2个月大吸着氧的弟弟一个人放在床上;医生查房,对哥哥的病情家属争相抢着描述,生怕漏过一个细节,但对弟弟的咳嗽情况无一人能说明白;弟弟肺炎重,入院时就交代要多拍背,家长以忙不过来为由搪塞。
按理,病情重、年龄小的弟弟应该得到更多关爱、呵护才是,家属蹊跷的态度引起了我们高度重视。细问之下,孩子爷爷告诉我们,他有一个亲戚,两口子都是大学教授,本应生活得衣食无忧,但因为生了一个先心病孩子,动了3次手术,用去80多万,都没有完全恢复。先心病是一个无底洞,自己家穷,治不起,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原来家属准备放弃这个孩子了。
科主任知道后找家长推心置腹地谈话,告诉他们先心病有很多种类型,一些先心病可以通过微创介入治疗治愈,比如不是很大的室间隔膜部缺损;需要做几期手术的先心病只是很少一部分。如能及时手术治疗,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生长发育不受影响。最后我们还告诉他们,对先心病国家有补助政策,只要在国家规定的医院手术治疗,能减免90%的费用。孩子爸爸听后如醍醐灌顶,第二天赶紧回老家办好了新农合,准备等两兄弟出院后,带着弟弟去省城医院就诊。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特鲁多医生的名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做医生,如果从时间角度来衡量,考验你技术水平的时候少,更多的时候病人需要你设身处地的人文关爱。
儿科 罗雅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