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怕没有一对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后男的高大帅气,女的亭亭玉立。男长1.8米、女高1.67米,是每对父母对孩子的美好梦想。
然而,最近我在门诊遇到的几个案例都因家长“晚长”或“高生高、矮生矮”的认识误区,丧失了孩子追加身高的良好机会。
案例1:女孩,9.5岁,身高123.7cm,相当于7岁左右的平均身高;案例2:男孩,13岁,身高128.6cm,接近8岁同龄儿平均身高;案例3:男孩,16岁,身高163cm,差不多13岁半的平均水平……追问这些父母,为什么迟了好几年,才想起带孩子看医生?有的父母回答自己当年就是长得晚,孩子肯定和他一样晚长;还有的父母认为自己就不高,孩子哪能高;也有的认为男孩没变声,女孩没来月经,不着急,还有长。
首先,在孩子身高发育过程中,早长或晚长,不能光凭个人猜测和估计,需要到医院定期监测身高体重,检查骨龄和骨密度,明确生长状况,排除内分泌和肿瘤等疾病才好确定。
其次,虽然身高和遗传有紧密的关系,但遗传给的只是一个身高的范围,这中间上下有8-12厘米的偏差。这个偏差可以通过后天营养、运动、睡眠习惯等因素来干预。好的干预,孩子的身高向遗传的上限靠近,成人后身高就较为理想;不好的干预,如果孩子的身高往遗传的下限靠近。同父母的几个兄弟姐妹身高差就可以印证这一点。
最后说说变声和月经,它们是标志孩子进入青春期发育后阶段的特征。处在这个阶段的孩子,骨骺端已经接近闭合,身高开始进入停长倒计时,等到这个时候再来检查和治疗,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即使干预也丧失了孩子拥有较为理想身高的机会。
儿童保健科 段永红
段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