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唐 翔 特约记者 唐兰荣
图/本报记者 周 琪
湘江之水缓缓流淌,美丽珠晖日新月异。漫步在湘江东岸风光带,绿树花木将沿途装点得如彩带般绚丽多姿,由南及北,欧阳故居、东岳观、退省庵、湘南学联一幢幢古朴建筑一字排开。而在条状分布的古宅群身后,既有动辄20、30层的摩登高楼,也有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楼梯房。时代的年轮仿佛在这片区域碰撞、重叠!这是珠晖区粤汉街道向荣里社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故事的“老社区”。
自2015年8月与原滨江社区合并重组以来,向荣里社区依托全市“两化两体系”建设及文明创建的发展契机,大力实施提质改造,令社区面貌日新月异,居民幸福指数大大提升。“与此同时,我们社区居委会还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初步形成了社区组织健全、服务完善、环境整洁、教育全面、文化丰富、社会风尚良好的工作局面”,向荣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刘亿生告诉记者。
【美丽家园·向荣里社区】
向荣里社区位于珠晖区中心繁华区域,辖区面积0.63平方公里,下设24个居民小组,常住总户数3826户,人口达11475人,党员85人。向荣里社区于2015年8月与原滨江社区整合为一体,社区东至东风北路,西邻湘江东岸风光带,南至市七中,北至新桥头公园,辖区内有湘南学联、欧阳故居、退省庵、东岳观等红色文化景点与古迹胜地。
老旧房屋多,基础设施落后,是曾经市民们对向荣里社区的第一印象。其辖区内的向荣里小区,是一个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老小区。“小区内房屋破旧,路面破损、积水严重,水电管网线杂乱,绿化带杂草丛生成了垃圾地带……给小区住户的出行和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社区居民潘镇梅说。
变化发生在去年9月。向荣里小区被列为小区提质改造范围,改造范围包括地面平整、防盗网雨棚更换刷漆、楼道墙面粉刷洁化、室外管线整理整修等十几项内容。据了解,小区改造面积2880平米,硬化路面近100平米,整修排水管道340米,更换门、防盗网、雨棚560平米,粉刷楼道、墙面1500平米,增装更换路灯15盏,增设垃圾箱35个等,“全方位的基础设施技术改造,让整个小区彻底大变样!”
如今,行走在向荣里小区内,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沥青路面,绿绿葱葱的树木草坪,美丽的健康文化宣传墙,设施齐全的休闲场所……
“向荣里小区彻底大变样!”
A
社区工作人员正在认真工作
“有困难找党员”,是流行在向荣里社区中的一句话。社区居民李振凡是一个下岗职工,父亲疾病缠生,还有一个女儿正在读书,生活非常困难。如何重新就业,减少家庭生活压力成为李振凡一家的难题。在了解李振凡一家的情况之后,刘亿生通过牵线搭桥,让个体户党员袁尚峰对李振凡进行“一对一帮扶”。通过“手把手”悉心指导,李振凡逐步掌握了一些“生意经”,并在五一大市场附近做起了小生意,生活条件正在慢慢改善。
据了解,向荣里社区本着“奉献、服务、互助、和谐”的精神,以“有困难找党员”为口号,完善组织网络,夯实先锋家园建设,落实“五星”服务将社区党建工作细化到党员工作中、深化到群众工作中、溶化到社区各项工作中,做到社区有党支部、网格有党支部、楼院有党小组。并积极建立关怀帮扶机制,让党员同志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对本社区的特困户进行“一对一帮扶”和参与社区建设。
“有困难找党员”
B
修葺一新的向荣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为孤寡百岁老人筹备生日宴
去年端午节是社区孤寡老人谢苏幼的百岁生日。当天,向荣里社区居委会为老人精心筹备了生日宴,街道、社区、义工协会、在职党员及小区居民为谢奶奶送去祝寿金共计3400余元,以及价值2500余元的贺礼,让老人感动得老泪纵横,不停地说“社区工作人员比我的家人还亲”!
为居民服务的脚步永不停止。据了解,去年向荣里社区还为12户特困户申报了低保,为50位重度残病办理生活补贴,为11位高寿老人办理长寿金,为125位退休人员办理5000元或每月80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解决了最令当地居民头痛的东风北路化粪池堵塞改道管道工程。同时,还义务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3起,帮助21人就业,帮扶困难群众32人及慰问金6500元,开办老人活动中心……通过点点滴滴,凝聚了民心,让向荣里社区更加和谐、友爱!
C
提质改造后的向荣里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