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 邹雪峰
本报讯 昨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亿龙主持召开市委常委(扩大)会议,审议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海兵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和多轮修改后,目前提交市委常委(扩大)会的审议稿总体比较成熟,总结成绩实事求是,指导思想明确清晰,奋斗目标总体客观,具体任务全面体现,保障措施没有缺项。下一步要根据各方提出的意见建议,进一步作修改完善。
会议指出,“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中极不寻常的五年,是衡阳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按照“提升新标杆、打造升级版”的总要求,奋斗拼搏,开拓进取,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总体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实现了“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转型发展进入新阶段、基础建设实现新突破、改革开放打开新局面、人民生活获得新实惠、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发展取得新进步”。
会议就进一步修改完善好市“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具体要求:
紧扣新目标。要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找回全省第二大城市历史荣光”的目标,确定好我市“十三五”发展的各项具体预期指标。
适应新常态。必须体现发展新常态的要求,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要实现结构转型、动力转换。要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来推动衡阳发展。
落实新理念。要确保创新、协调、开放、绿色、共享五大发展在衡阳落地生根,落实到发展的举措上。
谋求新举措。围绕五大发展理念,逐条谋划落实措施,形成创新的浓厚氛围,实现协调发展,把开放发展的文章做好做优,保护好青山绿水,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突出新项目。要汲取“十二五”发展的成功经验,继续抓住项目建设不松劲,拿好项目单,让规划、任务与项目紧密融合。
实现新发展。要实现衡阳“十三五”新发展,如期实现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找回全省第二大城市的历史荣光。
市领导邓群策、谢宏治、谢恒斌、段志刚、罗东海、包昌林、廖茂雄、刘丽华、邓柯、何录春、王雄飞出席会议。其他市级领导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