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讯 员 郭建波
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衡阳市中心血站了解到,自去年开展核酸检测以来,血站已经有效拦截了几十例具有传播风险的问题血液,大大地降低了输血感染的风险。
据了解,血站采集的血液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乙肝(HBV)、丙肝(HCV)、艾滋病(HIV)、梅毒(TP)等病原体检测,才能出库供临床使用。目前,我国大多数血站使用的是常规的血清学检测技术(ELISA)。这类技术可用于检测血液中HBV、HCV和HIV的抗原抗体,但当血液正处在感染“窗口期”时,即从感染病原开始至检测到其存在的这段时间,ELISA就无法准确检测,而90%以上HBV和HIV的传播风险,以及75%以上HCV的传播风险来自于“窗口期”病毒感染。
衡阳市中心血站检验科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病毒感染人体后,最早能被检测到的是病毒核酸。现有的ELISA等血清学检测方法检测的是抗原或抗体,而核酸检测的是病毒基因,所以能更早地发现病毒感染,从而缩短病毒 “窗口期”,降低输血的病毒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