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嘉林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眼科医生便是光明“视”界的守护者。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众多龙头学科中的“点睛之笔”——眼科,是湖南省较早获批的省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该科自1990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以医疗质量为核心”的管理理念,致力于眼健康事业,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创新医疗服务模式,让每一位眼疾患者都能够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眼健康诊疗服务。
回望33载奋斗历程,南华附一眼科团队的医者精神代代相传,用专业成就“睛”彩,让患者享有光明未来。
精益求精,提高诊疗水平
“感谢你们保住了我的眼睛!”近日,在南华附一医院眼科门诊,40多岁的患者张先生在复查时握着该科主任刘秋平的手连连感谢。张先生有多年的糖尿病史,去年底突然发现双眼视力模糊,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辗转多家医院被诊断为“双眼玻璃体积血、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因其眼底病变情况十分复杂,手术难度大,均未得到有效治疗。
眼看视力越来越差,不仅对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张先生的工作也一度停滞,三胎家庭的顶梁柱无法工作,张先生一家的情况每况愈下。后来在朋友推荐下,张先生来到南华附一就诊。
刘秋平带领手术团队默契配合,为患者成功实施了手术。术后复查,张先生双眼视力有明显提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得益于视力的恢复,张先生终于可以恢复工作,他们一家也迎来了希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只有遭受过眼疾困扰的人才能体会到光明的可贵。像张先生这样辗转多地就诊,并最终在南华附一医院治愈的患者还有很多,他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遇到了技术精湛、用爱传递光明的眼科团队。
目前,该科能开展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全飞秒激光近视矫正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无缝线人工晶体悬吊术、眼眶肿瘤摘除术、斜视矫正术、青光眼手术等各类眼科手术,尤其在干眼和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治,更是省内公认的优势专业。
截至今年8月,该科门诊量3万余人次,位居全省前列,开展各类眼科手术3300余台,其中,飞秒激光近视手术开展近600人次、四级手术500余台,在疑难眼病的治疗上获得了同行的认可和患者的信任。迄今为止,该科已帮助数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
眼科的成绩少不了南华附一医院副院长谭钢在任职眼科主任期间的付出。他是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医学学科青年骨干人才、英国皇家伦敦医院访问学者。现任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表与干眼学组委员,长期致力于眼科各类疑难疾病的诊治,擅长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白内障手术、各类屈光手术。2022年获“衡阳好医生”称号。
谭钢在任眼科主任期间,充分发挥科室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筑牢科室的人才基础,在人才培养、技术提升、科研教学方面均有发展,创建眼科日间手术中心,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2022年7月,谭钢引进高层次人才刘秋平作为南华附一眼科主任,作为在眼底领域耕耘10余年的眼科专家,刘秋平曾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健康研究中心交流访问并从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基础研究,还在中山眼科中心眼底病中心及上海新华医院进修学习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小儿眼底病的诊治。
来到南华附一后,刘秋平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去年11月,他带领该科开展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为一位胎龄25周、体重仅800克的患有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患儿成功实施表面麻醉下双眼玻璃体腔药物注射术。此项技术的成功开展,标志了该院是我市唯一一家具备开展ROP筛查、诊断及治疗的医院,填补了新生儿在ROP筛查领域的空白。
南华附一眼科目前由门诊眼科、住院部眼科、眼科日间手术中心、视光中心、干眼诊疗中心构成,配备先进的诊疗设备。近年引进全飞秒激光、角膜地形图仪、眼表分析仪、M22强脉冲光治疗仪、睑板腺热脉动治疗仪、高分辨血流OCT、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玻切超乳一体机、超乳机、手术显微镜等各类先进设备。
从建科初期以诊治简单的眼表疾病为主,到如今的眼前后技术全面开展,由不断摸索、改善临床诊疗技术,到诊疗技术在全省全国领先,南华附一眼科团队始终以医者仁心和精湛医术,守护患者光明,推动科室创新,为更多人“点亮”未来。
拼搏进取,“秀”出科研风采
学科建设的发展,必须协同推进临床诊疗、专业教学,互为促进、相互提升。
2020年9月,国内知名眼科专家、长江学者,被称为“中国干眼之父”的刘祖国教授来到南华附一医院担任院长,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该科在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服务患者、回报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在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上,更是成为了业界典范,推动了湘南乃至全省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
在刘祖国的带领下,该科干眼症诊疗水平在省内公立医院中遥遥领先,还参与制定了三部“中国干眼专家共识”。2022年全年,为2000多名患者进行了干眼诊治,通过对干眼的标准分类,为患者提供了精准治疗。
刘祖国重视人才培养,不仅多方引进高水平人才加入团队,还针对科室的发展情况,提出“专业细化”的理念,强调“医师要各有所强”,要搭建专业性强的人才团队,要求每位医师在各自领域都做到高精尖。同时,科室医护人员轮流被派到全国领先的眼科医院(中心)进修,增长专业知识与技能。
“刘院长经常向我们强调,科研是科室发展的第一动力,在他的影响下,南华附一眼科一直重视科研创新,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不断的学习进修,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功。”谭钢主持的课题《静息态磁共振在神经相关眼病精准诊疗体系中的作用及临床研究》获得了湖南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南华附一眼科是衡阳市医院所有眼科中第一个获此奖项的。通过这项研究,可以利用静息态磁共振更快、更好地发现眼病问题,以达到精准诊断、早期治疗的作用,对眼病的诊疗有很大的帮助。
南华附一眼科现已发展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湖南省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单位、衡阳市眼科专业委员会候任主委单位。医护团队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共有医护人员3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3人、副高级职称人员5人、博士4人、硕士6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拥有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培养体系。
此外,该科主持研究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科技项目及各类市厅级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发表眼科学科论文130余篇,其中80余篇被SCI收录,申请专利20余项。承担南华大学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培养硕士研究生数十人。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和沉淀,该科室现已发展为我省综合实力最强的眼科中心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南华附一是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分中心及湖南省干眼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衡阳市首家“光明中心”医院。自2021年5月加入国家“光明中心”项目以来,该院眼科精准聚焦眼底病,建立同质化、标准化眼底诊疗模式,完善慢性眼病患者管理模式,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和流程,并积极开展多学科协作,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去年12月,该院眼科“光明中心”在全国1018家“光明中心”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第二、全省第一”的佳绩。2023年成为首批“光明中心示范中心”。
南华附一眼科还成立了眼科重点实验室以及眼科临床研究中心,着力打造基础研究、临床科研平台,把学科整体实力提升到更新的高度。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该实验室将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眼健康服务”为宗旨,打造高水平、开放式医学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平台,推动眼科学专业蓬勃发展。
热心公益,惠及更多百姓
“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患者的诉求就是我们科室发展和管理的方向。”刘秋平表示,作为省内老牌眼科,南华附一眼科每天都要接诊大量门诊患者。为方便患者就医,医院实行多渠道预约,患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电话等方式预约就诊,节省候诊时间,大大提升就诊体验。
在该科室住院部,护士不停穿梭于各个病房,非常重视对患者的日常服务。“与其他住院患者不同的是,眼疾患者生活会受到较大影响,尤其有很多患者需要高频次地滴眼药水,有些患者1小时要滴4次眼药水,护理人员必须不间断地为患者做好服务,有些护士工作一上午,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护士长姚岚介绍。搀扶患者上厕所、为患者倒水……因为贴心的服务,让患者倍感温馨,许多住院患者都和医护人员成为了好朋友。科室还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加强了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
为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大幅提升全民眼健康水平,作为公立三甲医院,南华附一医院眼科多年来坚持在做好医疗服务的同时,也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担当”的公益使命,将先进技术广泛投入公益事业,让更多患者重见光明,享受眼健康权利。
多年来,南华附一眼科多次开展“眼科义诊进社区,惠民行动暖人心”“眼健康进校园公益行”等义诊活动,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到老年性白内障及众多早期眼病患者的初筛,关注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为青山街道、人民路小学和金源小学等免费进行眼健康体检,向市民科普健康用眼知识,还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基层义诊活动不仅拉近了医院与社区居民的距离,更让居民的爱眼、护眼、用眼意识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