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奋力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12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水青山舒画卷 阔步新程绘宏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奋力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心城区国土空间规划分区图
正在建设中的衡阳算力中心。
“刘家湾生态园”修复前。
“刘家湾生态园”修复后。
我市某企业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赠送锦旗。

  ■吴  帅

  “制造立市、文旅兴城”的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区域中心化进程”的目标定位,让素有“雁城”雅称的衡阳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跃升期、跨越期。

  站在衡阳加快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期路口,今年农历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工作会议上,该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湘淮号召全局上下要以聚力中心化为使命,立足“严守资源安全底线,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维护资源资产权益”四大工作定位,奋力推动自然资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吹响只争朝夕、拼搏实干的冲锋号,以积极主动的责任担当、优质高效的专业服务,为衡阳“聚力中心化、迈向现代化”贡献自然资源和规划力量。


  坚持规划引领,擘画大美衡阳“新蓝图”


  时间,凝聚了奋斗者的心血,丈量着城市的蝶变进程。初冬时节,行进在雁城衡阳,一幅绚丽长卷映入眼帘:一栋栋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排排繁华商铺新颖亮丽,一条条大道宽广畅达,一处处城市园林美景如画……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科学的规划,离不开科学规划的引领作用。

  与城市一同成长,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时代变迁。科学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绘出千年衡阳新的发展蓝图,谱写衡阳迈向现代化强市新篇章。从2019年开始,历时五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完成了《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该规划按照“无区划布局、一体化推进”编制思路,围绕“做好保护、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做优功能、做美形象”五个方面聚焦区域中心化发展格局与城市空间布局,传承了地域特色文化基因,塑造了城市山水景观风貌,打造了魅力雁城形象特色。

  据介绍,本轮《总规》在编制的过程中,坚持保护优先,坚持底线约束,坚持专家领衔,坚持公众参与。通过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强强项、补弱项。结合旧城改造、城市更新及片区开发,不断推进公共服务能力提升和公共设施均衡化,构建市区两级文教卫体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15分钟生活圈为单元,配套规划教育、体育、文化、医疗养老、市场和绿地公园等配套体系,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强化交通出行功能,规划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中心城区形成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四级交通网络。整合优化现有交通场站设施布局,合理布局公共停车场和公交站场,推进铁、公、机及城市公交综合枢纽站场规划建设,结合城市空间拓展优化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目前,《衡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已第一个报省政府待批,其规划文本等相关内容作为全省模板。


  助力制造立市,推进要素保障“精准化”


  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更是实现聚力中心化的关键。10月7日,衡阳市12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在衡阳算力中心举行,此次开(竣)工项目总投资额达734亿元。作为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仪式的主会场,占地面积162.75亩的算力中心从组卷报批到领取土地批文,仅耗时2个月时间。

  “从前期项目选址到项目组卷、土地报批,我们实行全程跟踪服务,并积极对接省自然资源厅,将项目纳入审批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在省厅进行跟卷,大大缩短了该项目的审批时间,按期顺利领取批文。”市资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着力提高自然资源要素保障能力,让重大项目来衡后能尽快落地,市资规局建立了全面支持保障项目用地体系,并成立项目用地报批领导小组,强化责任担当,确保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高效高质,推动全面实现产业项目“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为衡阳“制造立市”提供坚实支撑。

  目前,市资规局把要素保障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更高站位,主动强化担当,持续推进要素保障“精准化”,着力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为此,他们实行用好增量、盘活存量、释放流量、提高质量的用地保障机制,全面实行“要素跟着项目走”。今年1—11月份,全市累计报批建设用地9047.95余亩,其中省市重点建设项目4072余亩,确保了犬木塘水库、衡永高速、宁电入湘、算力中心、长高配电、恒飞电缆等基础设施与重点产业项目需求,有力保障了“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主导支柱产业在全市域布局。

  同时,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向存量要空间,强力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按照“瞄三争二抢一”目标,进一步压紧压实属地主体责任,并建立“每周通报、双周调度、每月讲评”的推进机制,把督察工作细化到具体地块,安排专人对进展慢的县市区实行坐班督办,对每个处置地块实行领导班子“包地处置”。今年,我市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的处置率均处于全省前列。


  统筹生态修复,为发展增添“绿动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开展山体保护治理,是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提升自然生态整体环境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衡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持依法护山、生态修复、建设绿色矿山,让大地绿起来、美起来,为衡阳高质量发展增添更多“绿动能”。

  在常宁市水口山镇南阳村生态湿地公园,青山逶迤,绿水环绕,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微风拂面,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高低起伏的山势平添了一些巍峨。但谁能想到,原来的矿山沉陷区,如今却铺就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常宁水口山铅锌煤矿区,长期的矿冶历史,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资源衰竭、矿山废弃、环境破坏等历史遗留问题。如今,在市资规局的主导下,项目通过实施山体破损修复、水资源破坏治理、植被恢复治理、耕地提质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五大工程,不仅改善了水口山铅锌煤矿区生态环境,更是探索出“矿山+湿地公园”“矿山+美丽乡村”等多种修复模式和经验,实现“山青、水净、林绿、田广”的预期目标,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百年矿区焕发出崭新活力。

  一座座废弃矿山重新覆绿,伴随着的是周边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群众获得感显著提升。在常宁柏枋镇袁益村,昔日堆满煤矸石的山头上已是绿荫葱葱、鸟鸣阵阵。随着“刘家湾生态园”的落成,以往城里才有的小公园和小广场就出现在村民身边,每当闲暇时分,村民们或三五成群休闲漫步,或兴致勃勃地跳起广场舞,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生态治国理念所带来的福祉。

  山体保护,规划先行。近日,省自然资源厅向衡阳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衡阳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复函》,标志着我市第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完成审查和批复。本轮矿规体现了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充分结合了全市矿业发展现状,科学合理地提出了规划目标、区域布局、产业结构调整等要求。真正构建起政府引导、企业主建、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绿色矿山建设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当好企业发展“助推器”


  不动产“智慧抵押登记”是“放管服”改革创新举措,我市在全国首创“全流程网办、全地域通办、全天候办理、无线下流程、无纸化管理”抵押登记线上办理新方式,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理贷款抵押周期长、资料多、往返跑的“堵点”“痛点”,率先在全省打造了不动产“智慧抵押登记”数字便民成果,助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发展更智慧、更智能、更便捷。从申请到放款仅用时6分钟。

  “没想到现在办理土地抵押贷款这么方便,当场提交资料当场就可以领到抵押证,你们真的是心系企业解难题,高效服务办实事!”9月26日,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收到湖畔置业送来的感谢锦旗,对登记中心工作人员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作风连连称赞。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因企业发展需要,急需向银行贷款周转资金,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企业办理抵押贷款存在现实障碍。

  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了解企业难题后,立即组织相关业务科室进行研讨,针对企业抵押融资贷款的紧迫需求,提出了分区域办理土地抵押的方案。最后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该公司和银行顺利提交了申请材料,并当场领到了土地抵押证。

  “智慧抵押登记”业务为企业和个人贷款等减少融资成本约1400万元、为合作银行节省各类办证成本400余万元。高效推进非公证继承登记,为群众节省成本3000余万元。大力推行让利于民“降费办”和服务企业“全链条办”,为小微企业减免登记费553.7万元,实现合并关联事项“一次办结”。

  透过为企业纾困解难这扇窗户,能看到市资规局一幅幅深化“放管服”、优化营商环境、稳经济促发展、精准施策的画面。

  “政务服务工作是连接企业、群众与政府的桥梁,不仅直接展示了一个部门的形象气质,更直接反映了整个城市的整体素质和营商环境。”在市资规局举办的“规范化政务服务培训会”上,局长王湘淮要求,全局上下要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履职能力,使工作流程再优化、服务质量再升级、工作效能再提升,以一流的标准、一流的作风、一流的形象,为衡阳优化营商环境贡献资规力量。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

  至此,该局刀刃向内,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聚焦企业“急难愁盼”,持续增强市场意识,主动认识市场、适应市场、服务市场主体。

  为当好企业发展的“助推器”,积极探索创新,为不断优化对企服务,该局还推出了一系列“暖心”举措。比如,对外公布不动产政策统一咨询热线、建立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企业用户微信群、设立涉企服务专窗、为有急难需求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常态化推行“交房即交证”服务等,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优质、便捷的登记服务,进一步增强企业获得感、幸福感。

  一组组鲜明的数据、一件件鲜活的事例、一面面鲜艳的锦旗都无不诠释着这个政务服务部门正以“服务”争商企、以“服务”助发展,以“人人是环境、个个要出力”的理念,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助推衡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守卫红线、保障发展、节约集约、高效服务……与改革同频,与发展共振;今年以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作为、规范履职,多项工作全国有声、全省有位。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体系获全省地理信息产业科技进步一等奖;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改率全省第一;全省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同城通办”;自建房地灾隐患整治完成率99%以上,实现安全生产事故“零发生”;“四个加强+两个创新”开创土地出让新方式;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专业人才,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这一项项举措、一串串数字,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从上至下的细致工作,更是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全力推进衡阳市区域中心化进程,聚力“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的真实写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绿水青山舒画卷 阔步新程绘宏图
衡阳日报版面八A08绿水青山舒画卷 阔步新程绘宏图 2023-12-05 2 2023年12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