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城衡阳 向美而生

  ■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青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 围 谢小青

  暖冬的风温柔地吹过,三江六岸的风光旖旎惹人醉,路口的“红马甲”热情暖心,城市里的你我他文明有礼……这就是正在向全国文明城市全力冲刺的衡阳。

  要问衡阳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什么?答案一定是,城市越来越美了。美在颜值,更在气质和品质。

  近年来,我市始终践行“创建为民”理念,在提升市容市貌、城市内在品质上做文章、求突破,推动城市文明水平再迈新台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1.颜值更靓了:生态宜居,百姓笑开颜


  夕阳西下,家住雁峰区的刘女士与家人来到湘江风光带散步,呼吸新鲜空气,拥抱大自然。远处,东洲岛上郁郁葱葱,湘江碧波荡漾,前来散步健身的市民络绎不绝,大伙由衷感叹:“生活在衡阳,越来越幸福。”

  在衡阳,还有一种幸福叫“走出家门就进公园”!

  离湘江风光带不远处的蒸阳南路与先锋路交叉口东南侧,有一座新建成的“口袋公园”。林间小道,绿树成荫,身着运动服的老人正在打着太极拳,不远处传来孩子们嬉戏玩闹的笑声,一派欢乐闲适的温馨场景。

  市民王亚林告诉记者,以前带着孙子去很远的游乐场,自公园开放以来,这里便成了他们爷孙俩的乐园。

  近年来,我市“见缝插绿”,建设一批“口袋公园”,既增加了城市绿地面积和绿量,优化了城市公共绿地配置,又满足了周边居民休闲娱乐需求。统计显示,目前,我市共有大小各类公园绿地160余处。

  推窗见绿、出门见景,越来越多的衡阳人正享受着如此惬意的生活。近年来,我市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等国字号生态名片收入囊中,这是国家对衡阳大力推进生态品质提升的高度认可。

  此外,高新区中心公园、玛雅海滩水公园相继建成,成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好去处;衡阳文化艺术中心、博雅(国际)网球中心等大型文旅综合体对外开放……衡阳城市品质提档升级,不断创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气质更佳了:治理标准化,“旧貌”换“新颜”


  前不久,网红打卡地保卫里上“新”了。

  “你今天笑了吗?”“见一面吧!在保卫里”等浪漫文案被粉色、黄色、橘色、蓝色等色块标注得可爱有趣;原本平平无奇的楼梯过道被改造成彩虹阶梯,配上红彤彤的爱心涂鸦,成为最热门的“出片”景点。

  “没想到,住了几十年的老小区成了竟然成了网红打卡地。”在保卫里居住了30多年的居民刘奶奶乐呵呵地说。

  保卫里不仅面子更“靓”,里子也更“实”了,水电气改造、加装电梯、增设停车位一并推进,老旧小区改造的触角延伸至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质量也向高标准看齐。

  随着城乡治理标准化的推进,雁峰区白竹皂社区、珠晖区新风里社区、蒸湘区温家台社区等一个个老旧小区“改头换面”;石鼓区三星村、衡山县双全村、衡东县李花村等一个个美丽乡村脱颖而出,成为衡阳市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新标杆。

  农贸市场连接着千家万户的“菜篮子”,是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近日,记者走进高新区蒸水农贸市场,摊位摆放整齐,活禽宰杀严格实行展示、宰杀、销售“三隔离”,地面干净整洁,如此舒适的环境,让买菜这件事也变得“上档次”。

  这些变化得益于我市一项重大的创举——治理标准化建设。2021年11月,我市在全国首开先河启动城乡治理标准化建设,重点锁定城区治理、乡村治理、交通治理、市场经营治理及公共安全治理五大领域。

  “痛点”变“亮点”,“旧貌”换“新颜”。通过近两年的标准化治理,我市的主次街道干净整洁、家庭院落整齐优美、农贸市场卫生明亮、道路交通安全有序、公共秩序平稳和谐,外地返乡者纷纷惊呼:“衡阳变化真大,越来越有‘大城范’!”

  近年来,从实施“三清三建”到老旧小区改造,从老旧住房加装电梯工程到持续解决“学位、床位、车位”等民生难题,在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上,我市全力推进、高标准实施。

  文明创建,在“面子”,也在“里子”,更在“骨子”。

  “空闲的时候,我们就来这里写写字、跳跳舞,邻里关系也更亲近了……”在衡南县洪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村民纷纷乐呵呵地向记者说道。

  我市创新推出“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在全省率先完成全域四级阵地建设,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基地)3908个。

  一堂堂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一件件民生实事办到百姓“心坎里”,一个个“马甲红”忙碌在大街小巷……在雁城大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场景处处可见。


  3.品质更优了: 平安衡阳建设,筑牢文明安全“防护墙”


  一座城市文明程度高不高,与群众的安全感密切相关。

  在衡阳,安全感随时给你“拉满”。

  我市人口多,开放式老旧小区多,治安形势复杂。公安部门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建设,推进“智慧安防”“智慧小区”建设,打造“环衡防控圈”安全屏障,构建覆盖严密、智能感知的街面防控、社区防控、单位内部防控、视频监控、虚拟社会防控五张网络,完善“一圈五网”防控模式。结合“网格警务”管理、“城市快警”巡防模式,把城市警务全面覆盖延伸至网格中,创新街面街巷专群结合等级巡防勤务,提高防范震慑和打击现行犯罪能力。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我市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全市12.1万余名“衡阳义警”奔赴各自所在的村、社区,穿梭在大街小巷,积极配合民警开展治安巡逻、纠纷调解、文明劝导、法治宣传、护校安园等社会服务和公益活动,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社会治理格局。

  耒阳市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基层治理模式,以“湾”为单元,让群众信得过、威望高、有知识的“湾村明白人”帮助解决矛盾纠纷,带领村民发展致富,破除陈规陋习,效果立竿见影。

  耒阳市“湾村明白人”入选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蒸湘区七里山村、雁峰区幸福社区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衡南县屋场恳谈会、珠晖区里巷工作法被国家推介;石鼓区获评湖南省平安建设重点推进县市区……衡阳不断深化平安衡阳创建,深入开展禁毒、反诈打跨等专项行动,打造“衡阳群众·平安守护人”“衡阳义警”等一批“衡阳品牌”,让人民群众感受到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平安。

  随着探索脚步不断向前,日前,从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传来好消息,会议首次审议了《衡阳市平安村居建设条例(草案)》,这既是有效回应群众期盼、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需要,也是平安建设考核、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验收的需要,为新发展阶段的平安衡阳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衡阳人民同心同德,形成了全面覆盖、全员参与、全员共治的格局。

  如今的衡阳,风景如画、乡风文明、秩序井然,一幅生态文明的美好画卷正在衡山之南、湘江之滨徐徐展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大城衡阳 向美而生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大城衡阳 向美而生 2023-11-28 2 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