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欧阳华华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姚永军
编者按: 衡永牵手心连心,对口帮扶一家亲。为扎实做好衡阳对口帮扶湘西州永顺县乡村振兴工作,动员和引导全市上下全面了解对口帮扶工作,积极参与对口帮扶活动,努力营造“衡永一家亲”的良好氛围,本报特开设“衡永一家亲”专栏,深入挖掘我市在对口帮扶工作中的突出成效和特色做法,讲好“衡永一家亲”故事,展示衡阳对口帮扶工作成效。
山水万程,步履不停。笃志前行,虽远必达。
2021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统筹安排下,雁峰区与湘西州永顺县泽家镇跨越山河结成帮扶对子。三年来,雁峰区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充分发挥自身资源禀赋,通过资金带动、人才驱动、资源互动,高质量落实各项对口帮扶政策举措,实现了“结缘结出硕果,帮扶帮出真情”的良好效果。
围绕产业做文章,打造腊味产业“雁峰园”
走进泽家镇西那社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腊肉香味,“这就是今年扩建的腊味产业园。”西那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水香指着具有湘西特色的木房群介绍,里面挂满了令人垂涎的腊肉、腊肠、腊猪脚、腊牛肉等腊味。
这里本是闲置的老村部,在雁峰区帮扶下,村集体尝试发展腊味产业,2022年销售突破15万元。今年,双方利用附近10亩闲置土地,通过改造老村部楼,打造湘西木房子腊味加工厂,形成了标准化腊味生产线,设计年产量30万斤肉品。
“干饭兄弟”是雁峰区的电商头部企业,今年11月,雁峰区将“干饭兄弟”负责人请到西那司土家腊味产业园实地考察,双方达成泽家镇生产加工、雁峰区运营销售的合作意向,通过雁峰区的消费帮扶和电商助力,有望让全国人民吃到西那司出产的湘西腊味。
产业的发展也惠及到了百姓。村民彭子金是脱贫户,被聘请管理熏房,实现了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村民李召国养殖的肉兔到了出栏期销售没着落,通过产业园熏制加工很快销售一空。
聚焦民生补短板,解决泽家群众“身边事”
三年帮扶中,雁峰区投入财政资金180万元,助力泽家镇实施人居环境项目2个、基础设施项目4个,整修水井、水渠、便民桥、便民路7处,新建安全饮水工程1处,当地群众的出行、用水、灌溉等日常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同时完善了农贸市场、安置区等地的卫生配套设施,整治了乱搭乱建,拆除了空心房,街道环境卫生从脏、乱、差向干净、整洁、美丽转变,泽家镇已经成为全湘西州最美集镇创建乡镇之一。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关键。2023年,雁峰区党政代表队前往泽家镇实地调研,专门走访了泽家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就建立教育帮扶机制磋商,表示将发挥教育名区的优势,加大两地优质教育资源互享,推动两地骨干教师交流学习,把雁峰名校的管理模式、办学理念等经验传到泽家,给山区孩子们带去更加“优质的教育”。
数不尽的暖心事,道不尽的“雁泽情”。三年时间,雁峰区和永顺县泽家镇对口帮扶工作结下了丰硕的果实。未来,跨越山河的情谊仍将持续,雁峰区将坚持用心用情续写对口帮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