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11.3万亿元
前三季度长三角外贸新动能强劲

  外贸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努力通过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新三样”出口增长明显,民营经济对外贸的贡献度不断提升;政策红利显现,为企业开拓市场营造更好环境……记者近期在长三角走访发现,今年前三季度,沪苏浙皖外贸新动能强劲。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长三角3省1市进出口总额达11.3万亿元。其中,上海、浙江、安徽进出口分别增长2.7%、5.0%、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外贸规模连续5个月环比增长,呈现持续回升态势。

  记者走进位于安徽宣城的安徽华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只见偌大的厂房里机器高速运转,一块块太阳能电池板装配下线。三季度,该公司海外市场出货量约230兆瓦,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约85%。

  “面对三季度海外市场进入淡季且光伏组件价格下行等不利因素,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并积极与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使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同期出口量创下了历史新高。”华晟新能源负责人徐晓华说。

  华晟新能源的表现是长三角外贸亮点的缩影。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新三样”产品成为支撑长三角外贸的新动能。前三季度,上海“新三样”产品出口1303.7亿元,增长79.5%,占同期出口总值的10%;浙江的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出口分别增长8.7%、47.6%和54.8%;安徽“新三样”合计出口增长达26.4%。

  江苏的新能源产业,不仅把产品卖到海外,也把工厂延展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久前,江苏经贸代表团前往乌兹别克斯坦、阿联酋、沙特等国家,与当地政企对接交流,进一步提速合作区建设,并在能源、交通等领域达成30多项合作意向。

  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外市场需求萎缩、生产要素成本增加……受访企业普遍表示,今年以来外贸面临不小的压力与挑战。但同时,民营经济的韧性也得到充分体现。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经营户项丽莉感受到杭州亚运会带来的溢出效应。“今年以来,乘着亚运会的东风,我们主营的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销售迎来爆发期,销售额同比增长了30%以上。”项丽莉说。

  项丽莉告诉记者,如今海外订单有小单化的趋势,但是客户对品质有更高要求,公司正在不断增加研发投入,逐步向中高端转型。

  1至9月,浙江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8.73%;江苏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4.2%,占全省外贸比重提升至43.9%,拉动全省进出口1.7个百分点。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杨轶清认为,今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以来,各地各部门密集出台配套政策,细化落实相关部署,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助力民营企业为稳住外贸基本盘贡献积极力量。

  今年6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长三角对RCEP贸易伙伴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业内人士认为,外贸企业通过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多元化布局市场结构,可有效降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

  (新华社杭州11月8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PPP迎来“新机制”民营企业收获重大政策利好
未来中国金融开放的步伐不会停歇
11.3万亿元
交通流量“变身”发展增量
“双十一”购物要实惠更要识伪辨伪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11.3万亿元 2023-11-09 2 2023年11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