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红辉
占地500亩的党性教育基地辟有一、二楼两个图书室,总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共有藏书2000多册,今年来,已接待240个团体约2万人次读者;基地一侧的明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也设有“同航”书吧,藏书1000余册,本村读者络绎不绝……这是记者日前在衡阳县洪市镇明翰村的见闻。近年来,明翰村通过书香阵地建设,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洪市镇明翰村与王船山故里——曲兰镇相邻,自古有“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近年来,镇村两级依托夏明翰党性教育基地的图书资源,大力推进全民阅读、书香“八进”活动,致力打造“书香蒸阳”品牌。
每天正常工作时间,基地一、二楼图书室及“同航”书吧都免费对村民开放,年过花甲的老人、青壮年农民、留守儿童、中小学学生们都经常利用空闲前往学习,“打卡”阅读。为不断满足村民的阅读需求,图书室和书吧定期新增种植养殖、科普、少儿、家庭教育等方面的书刊,使书屋成为农民群众学文化、长技能、强本领的“黄金屋”“充电站”。
当地村民王辉告诉记者,在书屋阅读让他对抗战中的“鸿翔伞兵部队”史实、夏明翰烈士成长历程、衡阳保卫战史实等方面产生强烈的兴趣,不仅记下了30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还撰写了《明翰村的红色文化》一书。如今他自费建成了一个面积达600平方米的博物馆,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通过长期在书屋阅读,村民王玉香对农村电商有了自己的理解,依托党性教育基地的游客服务中心,她不仅开办了“蒸阳有礼”专卖店,直销当地农副产品,还开设直播带货专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面对采访她感慨不已:“书中自有黄金屋。我的电商知识就是来自于不停地学习。”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村委陈鸿介绍,不仅村民通过阅读增收致富,村支两委也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到了门路,在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设了“湘村636”终端,每天8点半至晚上10点半为烟农服务。目前,全村已种植烟草5000亩以上,互助小组42户烟农户均可收入30万元。
采访中,衡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清平介绍,目前,全县已建成覆盖所有村(社区)的农家书屋44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建书屋、职工书屋、工会书屋近70家,校园书店8家,开展20余万馆藏图书资源“流动”活动,影响和覆盖全县人群达30万余人次。“书香蒸阳”品牌业已形成,“船山书城”已成为全县书香文化地标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