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面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习近平主席致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贺信为数字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金融监管总局:~~~
~~~
~~~
~~~
两部门联合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3—2024年稳增长行动方案》~~~
2023年09月07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自主研发超高层建筑高精度定位技术

  新华社北京9月5日电  远在天边的卫星,与平地而起的“摩天大楼”有什么关系?2023服贸会上,我国自主研发的超高层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首次亮相。  

  “方寸之间显神通。别小看这只文具盒大小的蓝盒子,有了它,千米超高层建筑的高程测距精度可达十五万分之一,且能将600米高建筑的平面误差缩小到2毫米。”工程咨询与建筑服务专题展一隅,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中建一局测绘专家张胜良用手掌托起超高层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接收机对记者说。

  施工中,建筑的定位测量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建筑是否发生偏斜,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与安全。在世界范围内,超高层建筑的精确定位一直是行业难题。

  张胜良解释道:“在建造中,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往往受强风、大雨、湍流等复杂环境的影响更大,易出现更剧烈的楼体摆动。若用传统的测量仪器,受测量高度限制,加之楼体摆动幅度过大,不仅增加定位难度,还会产生较大的累积误差,从而使建筑发生偏斜。”

  如今,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定位技术,创新拓展了卫星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攻克了超高层建筑高精度施工难题。“这只蓝盒子可接收从已知位置的卫星发来的信号,引入的高精度算法能对接收数据进行精密分析,得到精准的位置坐标,且能摆脱层高、环境、抖动等因素影响。”中建一局建设发展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周予启说。

  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定位测量,成就了世界超高层办公建筑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高精度建造。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应用这一技术,实现了“600米高度、2毫米”的定位精度,高程测距精度达到十五万分之一。目前这一“中国智造”已走出国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把握数字时代脉搏 共创幸福美好未来
开展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与个人养老金衔接工作
系列举措密集出台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自主研发超高层建筑高精度定位技术
“大国重器”竞逐创新赛道
力争2024年5G手机出货量占比超85%
衡阳日报版面五A05我国自主研发超高层建筑高精度定位技术 2023-09-07 2 2023年09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