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人民日报》6月26日报道——湖南衡阳高新区探索“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模式~~~
央视7月持续聚焦衡阳~~~
《科技日报》6月21日 头版头条关注~~~
《农民日报》7月5日报道——~~~
《中华合作时报》推出“供销合作社服务乡村振兴调研报道”,首篇聚焦衡阳——~~~湖南省衡阳市供销合作社搭建城乡产业运营平台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日报》6月26日报道——湖南衡阳高新区探索“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模式
聚人才团队 建创业平台

  洗扫、干扫、喷雾、对冲多功能作业,提前导入高清地图路线实现无人驾驶……这是湖南省衡阳市落地的首个市场化开放式场景智慧环卫项目,由酷哇机器人何弢团队自主打造。该团队深耕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应用多年,曾研发出具备全路况清扫、智能规划路径功能的无人驾驶扫地车。

  在衡阳,何弢团队有多重身份:团队负责牵头组建南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可使用学校科研资源;衡阳高新区又专门设立酷哇机器人衡阳智能研究院,为团队转化研发成果提供平台。

  “团队进驻衡阳3年多,累计完成投资超3000万元,合作研发的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已在石鼓区全域投入测试,智能网联云平台开始投入使用。”何弢团队相关负责人说。

  衡阳是老工业基地,不沿边、不靠海,如何破解“高精尖缺”人才团队引育难的瓶颈?衡阳高新区探索“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模式,通过资源叠加整合,增强对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吸引力。

  高校提供科研资源,园区提供成果转化平台。衡阳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既能增强高校科研实力,带动相关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又能为园区导入先进制造业,拉动新兴产业成长。“在这一模式下,引来的人才团队既是科学家,又是创业者,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中间环节,实现产学研用多赢。”该负责人说。

  通过“园区+高校”联合引才模式,衡阳高新区先后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0个,引进关联企业25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2家。

  引团队,创新品,辟赛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春熹团队,在光纤陀螺领域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衡阳市政府牵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衡阳高新区建设北航衡阳产学研中心,团队成员成立的产业化公司累计订单超过1亿元。如今,该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新一代光子晶体光纤陀螺的生产建设又将全面落地高新区,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0万轴、产值超过10亿元,进一步带动上下游产业集群发展。

  目前,衡阳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56家,全社会研发投入超10亿元,2022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87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聚人才团队 建创业平台
12天,衡阳17次亮相央视大屏
为柴油机配上国产“心脏”
湖南衡阳市:家门口有了新“医靠”
这个平台如何激活乡村新动能?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聚人才团队 建创业平台 2023-07-27 2 2023年07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