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 翔
5月30日9时31分,举世瞩目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同一时间,雁峰区工业项目聚集区内的舜达精工生产车间里一片沸腾,企业负责人唐迎春和研发人员一道兴奋地举起双手欢呼。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采用的固体润滑低摩擦技术,便出自这家企业。自2016年成立以来,舜达精工一直致力于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与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发动机零件低摩擦关键技术的产学研合作,其摩擦系数、磨损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解决了科技部35项“卡脖子”工程中关键的一项。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固体润滑低摩擦技术,还曾在航十二、航十三发射中大放异彩。
近年来,雁峰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省级创新型区建设,全社会R&D(即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强度超全市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市第二,技术合同交易额登记已迈入十亿元级行列,高企数量居全市第二,科技型中小企业以年均50%的增长速度“乘风破浪”……科创“硬实力”频频出圈的背后,是该区多年来对创新发展“核心密码”的坚持。
创新主体不断强化,夯实雁峰科创基础
“以科创优势重塑城市优势、以科创动能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雁峰科创‘硬实力’也在不断积蓄中催生出强劲发展动能。”雁峰区委书记王燕如是说道。(下转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