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伍施施 图/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围
“尝尝看,这个辣椒酱是他们自己研发的口味。”在雁峰区东湖村电商直播基地的研发室里, 雁峰区农业农村局驻东湖村第一书记刘军科系上围裙、戴上口罩,翻炒着火红的辣椒。看到成色差不多,他拿出小碗盛上一些让记者品尝。
“别看只是小小的一瓶辣椒酱,在‘干饭兄弟’‘三个损友’等网红直播的带动下,一天最高销售额突破了10万元!”在刘军科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直播基地——两栋灰瓦黄墙的小楼,后院搭建起乡村美食风格的主题直播间,周边依山傍水,20余名衡阳本地的年轻人就扎根在此,每天从早上9点到凌晨3点,不同时间段都能听到他们直播的声音。
谈到电商基地的建设过程,刘军科难掩自豪。从流转土地、修路、旧房改造到协调电力问题,村里全力以赴,政府相关部门安排了专人对接,给予政策及资金倾斜。“不到3个月时间,公司就成功入驻运营。”刘军科说,目前基地已入驻电商团队5个,主要推荐的产品就是衡阳特色辣椒酱,“紫苏味、牛肉味、梅干菜味……电商企业研发了17种口味,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去年10月以来,这些产品总销售额达到7000余万元,税收400多万元。
“来看看去年上马的游客中心项目。”沿着村间小路,记者驱车前行,田垄交错,小溪流水潺潺,不远处,蔬菜基地已成规模,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哒哒哒……”循着声音,眼前一亮:“大雁”引路,新房灰白搭配,有虚有实,颇具水墨感。下车走进游客中心,“雁”文化馆内工人正忙着陈列布景,根据规划,馆内将向市民朋友展示雁文化故事、雁文化手伴以及本土特色农产品。游客中心还将配套设置超市、办公室、咨询中心,将其建设成大雁小镇的综合服务地。
向北步行,一条长1800米的大雁古道项目建设正酣。这是一个集大雁文化、古诗词文化、衡阳历代廉吏为一体的廉政文化景观园林,园内刚种下的600株樱花树在阳光下愈加水嫩。“不久后,这里将对外开放,欢迎市民朋友来东湖来一场心灵和身心的放松之旅!”刘军科发出邀请。
这两年来,东湖村启动“绿色东湖”项目建设,依托这块农旅“瑰宝”,以农业为基、电商为主、文旅为魂,运用“互联网+三农”的运营模式,全力打造大雁电商小镇,重点建设了电商村落、产业中心、游客中心、大雁古道。
“吸引创业者、鼓励年轻人、拥抱新事物、发展新业态。”刘军科说,东湖村的活力蕴藏在自然田园风貌间、积蓄在电商融合发展的产业里、激荡在踏实肯干的群众中。如今,原来村里的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旧村部变成游客中心,水、电、厕样样升级,村居环境越来越好;坐落于此的衡阳绿三湘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华航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湖南华易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雁农鲜生”电商平台等企业越做越好……东湖村正瞄准“花样后花园,市民菜篮子”的目标,迈向以电商村为主,集特色农业、乡村美食、乡村休闲为一体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