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闲聊站(上)

  ■成新平

  说起“闲聊站”,在湖南大衡山区域范围内,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并不陌生。

  “闲聊站”是霞流街的别称,坐落于衡东县城以西20公里的湘江东岸,原名霞流埠、霞流市,当年为霞流乡政府所在地。明清时期,为湘江流域的水路重镇之一,因位于湘江之滨,碧波荡漾,阳光照映,彩霞如流,故名霞流。清代诗人彭曾禄在《晚泊霞流市》中写道:“市号霞流翠嶂连,江干客到夕阳天;疏钟带月悬山寺,细草分春入画船。鸳鸯几行沙岸外,烟墩数点戍楼前;奇逢更快今宵事,泊棹狂歌兴欲仙。”

  霞流街为何叫“闲聊站”,无人考究。从字面上来看,“闲聊站”代表休闲聚集聊天的一个场所。


  (一)


  “闲聊站”有一个规模宏大、通江达海的麻石码头。

  记得小时候,“闲聊站”每五天赶一次集,父辈们大早起床,从鸡埘拾来带有余温的鸡蛋,装入竹篮,不紧不慢换好衣服,拍打身上的灰,然后呼左邻右舍:“走,到闲聊站赶场去!”每逢农历二、七日,周边农民挑着箩担从四面八方涌来赶集,将旷古悠然的古街塞得“拍拍满满”。

  “闲聊站”的称谓,也许代表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他们宁静缓慢安详的日子有了寄托、希冀与梦想。大家一天到晚“面朝黄土背朝天”,异常辛劳,腰酸腿软,过几天到集市放松一下,深谙“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道理,不仅将多余的农副产品卖出去,购进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并借此机会聊天、叙旧、喝酒、打牌、共话友谊。而且,集市还成为青年男女喜结良缘的重要平台,他们在媒人的撮合下,到集市上相亲,有的见上一面后,便可“一锤定音”。

  我家住在白衣港,往湘江下游行走两公里,就到了“闲聊站”。

  “闲聊站”依山傍水,一片葱绿滴翠的田畴,夹着一座古老神奇的城廓。那恢宏大气的码头,别具一格的建筑,厚重精美的石门,异彩纷呈的木雕……令人叹服祖先的聪明智慧。那是典藏在民间的一本画册,散发着奇异的光芒。对于当年我们这些青涩少年来说,是一个“梦想开花”的地方,一个令人神往的“诗意栖息地”。

  从7岁开始,我就经常打着赤脚尾随父母,迎着清凉的河风,伴着拍岸的浪花,沿着湘江河墈下一条光溜弯曲的泥沙路,经过易家大柳树、堰霞电灌站等地,兴致勃勃地来到“闲聊站”,这是一个比白衣港大很多的地方。

  河边的路带有沙性,柔软狭窄,只有一人宽,两边是浅浅的青草,中间光溜溜的,双脚踩上去软绵绵的。在不知不觉的享受中,一个麻石砌成的码头呈现在我眼前,宽有丈余,上千级台阶绵延数里,南边延伸至古街尽头,北边从河岸直扎入江心,通往对岸衡山县贺家乡。湘江水位回落到哪里,码头便延伸到哪里,仿佛可直通海底龙宫,那种雄浑与大气,无与伦比。有人说,从衡阳到长沙,数“闲聊站”的码头最长、最牛、最坚实,任惊涛拍岸,我自岿然不动。这是一个宁静、安全的港湾,扁舟云集,樯帆如织,不少船只来这里停泊,又从这里出发,通江达海。街口以前有个气派壮观的戏台,后来让日本鬼子的飞机炸掉了。码头的兴建,据说缘起街上一个叫李打铁的铁匠,他从这里参军后,一路决战决胜,官至陕甘提督。为回报桑梓,他掏出不少银子修了这个麻石码头,并用麻石铺成一条大道,通往他的故乡李家大屋。

  “闲聊站”码头曾演绎过不少荡气回肠的历史典故。当年,满腹韬略的大源渡村人洪宝麟,由此码头上船跟着清代名臣左宗棠南征北战,“拖着棺材”平定新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其爱国爱民之心何其刚烈,气吞山河,后来官至一品;与他一起投奔湘军同村好友阳大毛,武艺超群,被誉为“江南奇侠”,在收复宁夏、新疆、台湾等战役中屡建奇功,官拜记名福建水师提督。出生于平田村的陈嘉言,15岁入县学,得到湖南督学器重,调入巡抚在岳麓书院创办的湘水校经堂,1882年乡试,中解元;1889年成进士,授翰林编修;1903年出任福建漳州知府。他清正廉洁,爱民如子,被称为不负百姓不负天的“铁面御史”。陈嘉言告老还乡时,船家担心他没东西压舱,影响行船安全,他随身携带10多个沉甸甸的箱子,把船压得稳稳的。船到“闲聊站”码头,乡亲们争相上船帮忙抬箱子,以为里面有金银财宝,谁知打开一看,全是满满的书籍……

  赶集这天清早,一条条船只相继在“闲聊站”码头靠岸停泊,搭上一块跳板,乡亲们排着队,依次上岸,挑瓜果的、背柴火的、带小孩的、读书上学的、卖冰棒的,空着双手的帮着挑箩背担的,年轻的扶着年老的,男的牵着女的,大的抱着小的,一路说笑,亲如一家。还有用猪笼挑猪崽子的,用竹篮提母鸡的,大家簇拥着,从船上跳到岸上,好生喧嚷热闹。他们在船上相聚,在码头分别,一个个来去匆匆。我们也汇入这支人流涌到街上……

  夜晚,“闲聊站”码头涛声依旧,从帆船窗口射出来的灯光,伴着江上的倒影闪闪烁烁,显示无尽的迷离和辉煌。

  而今,“闲聊站”码头在现代文明进程中,步履蹒跚,如同一位饱经风霜洞察世事的老人,沉稳平静。


  (二)


  “闲聊站”有一条光彩照人、韵味悠长的石板街道。

  从四面八方来赶集的人流纷纷涌入“闲聊站”。顿时,街上人头攒动,你挤着我,我挤着他,如同湘江中的波浪,从下街涌向下街,又从下街涌至上街。人在街上挤,汗在身上流。人声、牛声、猪叫声、打铁声、破篾声、锯木声、榨油声、织布声、铲锅声在街上聚集交融,人的汗气、天的热气、瓜蔬的香气、畜牲的臭气,在大街上飘散……

  “闲聊站”清秀、美丽、霸气。“前寨后峰依江水,左狮右象震岐山”,这句古诗描述了“闲聊站”美好的地理位置和居住风水。意思是,前方有栗木的周家寨,后方有衡山的祝融峰,伴着湘江流水,左边有狮子山镇守,右边有象林山护佑,寓意悠长,含义隽永。

  “闲聊站”平淡无奇,街道不宽,一丈有余,阳光斑驳;街道不长,不到一公里,幽深笔直。街面全是大麻石,斑痕累累,深浅不匀,凹凸不平,从街头铺至街尾。街道狭窄,不便行车,被乡亲们的脚板踩得光溜溜的。遇上下雨天,湿漉漉黑浸浸的石板可照出人的影子,影影绰绰宛如梦境。几口历经风雨沧桑的古井错落其间,水味甘甜,清纯明净,冬暖夏凉,为饮水、洗衣、洗菜和防火之用。街道两旁屋宇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包子铺、铁匠铺、缝纫铺、南杂店、医药店、剃头店、碾米房、豆腐房、榨油房,一栋挨着一栋,形成前店后宅的格局。房子不高,两至三层,白墙青砖黑瓦,青石板天井,二楼还有雕栏玉砌般的实木晒楼,不少是石门石窗,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在街上可窥见三楼格窗与屋顶的轮廓风貌,典型的明清建筑,朴素清幽,古色古香。

  木门浸满岁月,石板见证沧桑。“闲聊站”古街其貌不扬,却处处透着丰盈与妩媚。古街南北通透,夏日,江边霞光满天,习习凉风穿街而过,是个避暑的好去处。若是有人穿着皮鞋独自行走在这条麻石板街上,定能发出“笃笃笃”的声响,美妙清脆,富有节奏,余音回旋不绝。郑家一条石门两边,刻着一副对联,“云蒸霞蔚,积厚流光”,为元代状元何克明所写。传说他自幼聪明好学,智慧超群,1317年从这里登船应湖广乡试,名登榜首,1318年赴京会试,以一篇《云梦赋》名震朝野,被皇帝钦点为文科状元;清代状元彭俊,少年时来到外婆居住的“闲聊站”吟诗作对,在此留下一段传奇佳话;成长于此的陈长芬从拍摄“闲聊站”起步,踏遍名山大川,拍摄万里长城,被评为世界十大摄影家之一,成为第一个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的华人……

  记得第一次去“闲聊站”,看到公社供销社热闹非凡,生意兴隆。称盐的、扯布的、舀煤油的、购肥皂、香烟、火柴的,买糖买饼的,挤满一屋子。猛然我发现,靠窗子玻璃柜里,摆着几十本图书,《小兵张嘎》《洪湖赤卫队》《铁道游击队》……目不暇接。母亲给了一毛钱要我买两个“穿眼油饼”,我便偷偷地买一本《闪闪的红星》,读起来美不胜收。

  大街两旁,摆满了新上市的西瓜、菜瓜、香瓜、黄瓜、辣椒,乡亲们讨价还价,没有生意场上的尔虞我诈,因为这些农副产品出自农家,不存在短斤少两。如果买得多,对方还可送一些。在一家小酒店,几位老农舀半壶米酒,点一碟霉豆、剁辣椒,边喝边聊,天南海北,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谁家漂亮女孩成了城里人的媳妇妹子,谁家帅气儿子当上了解放军,讲得头头是道,有板有眼。其中一位白发老农讲起“唐伯虎点秋香”“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等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唾沫星子直溅,听众连声喝彩。店外,一些补鞋的、卖老鼠药的、耍猴把戏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抓扒手!”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中出现一阵骚动,一位蓄长发的年轻人刚将手指伸进一位妇女口袋,被一路人发现,“路见不平一声吼”,那年轻人迅速被乡亲们捉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众人将扒手扭送到了派出所。

  街上,挤满了真诚善良,挤满了纯朴实在,挤满了收获欢笑,挤满了公平正义,甚至还挤满了少年的梦想和希冀。

  母亲打来一斤煤油,买来两盒火柴,几根针线,称来半斤油豆腐,用一根稻草穿成串绕成半圈,让我提着回家。可谓兴高采烈去,满载而归回。油豆腐在我手下荡来荡去,我那种神气、骄傲与喜悦,溢于言表。

  狭窄悠长的石板街是“闲聊站”的缩影,也是乡亲们起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我少年的记忆中,闲聊站的街道似乎很宽、很长,后来长大了,我到了衡东、衡阳、长沙、北京,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老街依旧在,人事却已非。湿漉漉的石板街历经百年沧桑,留给我们的只有一抹乡愁。霞流人外在潇洒,内心秀美,柔中带刚,踔厉奋发,不卑不亢,就像湘江边的柳树一般坚韧不拔。改革开放后,霞流人勇于奔赴东南沿海“开疆拓土”,生意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一时“土豪”辈出,成为衡东民间评出的“土豪”乡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闲聊站(上)
芙蓉花开
渐入冬境
穿过学校围墙的豁口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闲聊站(上) 2022-12-18 2 2022年12月1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