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曦
【关键词】
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报告摘录】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人物故事】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这句话让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科学工程学院教授陶泽天备受启发和鼓舞。
“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必须发挥创造性,坚持科研创新,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力争世界先进水平。”他表示,今后将继续依托南华大学的科研平台,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为国家和地方新能源技术和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安徽安庆的“85后”博士后陶泽天,2021年通过衡阳市举办的“春潮·雁聚”市校企合作引才活动而落户于南华大学。为何选择在衡阳这座中南地区的三线城市安家?
陶泽天说,衡阳历史悠久,有2000多年的文化底蕴。来衡后发现这里气候宜人、风景优美,适合居住。更让人心动的是,近年来衡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才强市首位战略,像他这种通过市校企三方合作引进的博士还可以享受1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和每人每月400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市委、市政府还提供帮助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暖心服务。
“衡阳市的一系列优惠政策让我看到了衡阳重视人才、厚待人才的满满诚意,南华大学也为我提供了充足的科研经费和实验场地。”
陶泽天的研究方向是新能源材料,主要涉及氢能的高效利用。在免除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后,他可以全心全意投入到科研工作。
自2021年通过衡阳市校企合作引才活动进入南华大学工作后,陶泽天迅速响应国家低碳发展的号召,搭建了以氢能利用为研究方向的实验平台,在氢燃料电池材料等领域开展研究工作。目前,他在新能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不错的科研成果,并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下转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