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屈二民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 翔
连日来,石鼓区在推进党的二十大精神“七进”活动中,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四会一课”和“石鼓干部讲坛”为载体,着力打造石鼓好声音宣讲品牌。创新推出“宣讲+”模式,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家喻户晓,实现理论育民、理论惠民。
“宣讲+政策”引领,传递党的“好声音”。该区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为龙头,邀请省市理论专家举办宣讲报告会、进行专题辅导。印发学习宣讲方案,成立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区委宣讲团和基层宣讲小分队,将“大道理”变为“小故事”,“普通话”变为“石鼓话”,让党的好声音“讲起来”“热起来”“动起来”。截至目前,已在全区累计宣讲338次,其中中央、省委、市委宣讲团报告各1次,镇、街道、系统共举行62场宣讲,深入社区、村等基层单位开展“七进”(屋场恳谈、微宣讲)活动273次,覆盖党员干部以及居民群众47450人。
“宣讲+干部”讲坛,推动“关键少数”向基层组织延伸。创新推出“石鼓干部讲坛”新形式,建立干部讲坛专家库。通过调研摸底,掌握党员干部所想、所需、所盼,建立“石鼓干部讲坛”“大菜单”,实行按需“点菜”。区委常委会会议成员全部安排到联点镇、街道、系统带头宣讲,精心组织面对面、零距离的宣讲活动。让“屋场恳谈”成为“石鼓干部讲坛”有效载体,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效手段。目前,已在全区开展巡回宣讲活动100多场,受众2万余人。召开屋场恳谈会等各类座谈会50余场,征集反映的各类问题和意见,解决积压多年的老大难问题,为民办实事166件,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宣讲+文明”实践,让文明志愿者成为宣讲的主角。以文明实践“四会一课”为抓手,多角度、多形式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托“校园思享会”“音乐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深入开展“大众读书会”,在西湖公园明翰广场、人民读书会等场所,深入开展“书香衡阳”全民阅读活动,着力办好“广场故事会”,让群众骨干、故事高手通过“渔鼓说唱”“广场旬旬演、社区周周乐”群众文化活动等形式,用最鲜活、最接地气的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讲。组建百姓宣讲团、理论宣讲志愿服务队,将话筒交给基层党员干部。同时,深入社区村组、车间地头、公共场所,让理论声声入耳、让政策句句入心。形成文明实践半小时、“小喇叭”“微宣讲”“小板凳”等特色宣讲品牌。
“宣讲+融媒”课堂,打造“移动课堂”。石鼓区运用线上+线下平台、“两微一端”等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推出“云课堂”“微宣讲”,录制视频在媒体上进行循环推送,放大二次宣讲效果,制作抖音、快闪等视频作品,让宣讲以微视频的方式传播。运用讲坛、网络直播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屋场恳谈会等多种形式载体,贯通线上线下,实现网上宣传和网下宣传、集中宣讲和强国平台的完美融合,不断推进宣讲活动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随时随地教育、团结、引导、服务群众,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