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刘越高以『四不两直』的方式督导检查疫情防控工作,强调——~~~
刘越高率队开展河长制巡河,强调——~~~
~~~——人大代表向市12345热线反映社情民意工作纪实
~~~——七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金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突破成长“天花板”~~~
~~~——追记国网衡阳供电公司共产党员叶祥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大城衡阳绽放科创光芒
——七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本报评论员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竞争的本质是教育的竞争。三者协同配合、系统集成,相互作用、彼此促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报告首次把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为新时代我国教育发展、科技进步、人才培养提供了根本遵循。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应对发展环境变化、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

  “弄潮儿向涛头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衡阳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突出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辩证把握教育、科技和人才三者关系,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创城市建设,借其之“翼”赋能雁阵腾飞、借其之“光”激发经济活力,持续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年来,我市高等教育取得丰硕成果,教育资源与水平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迈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们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用高质量教育助力高质量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要立足全市大局,精心打造更多的名师名校,进一步提升衡阳教育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为衡阳高质量发展聚集更多要素资源;要坚持把教育的发展规划与城市建设规划统筹研究、一体推进,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学区管理制改革、完善划片政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科技为本,创新为源。近年来,衡阳紧紧抓住“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的有利契机,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以科技力量培育发展新动能、建设发展新环境、注入发展新活力的助推作用日益显著。“新故相推,日生不滞。”我们必须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我们要准确把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部署,千方百计抓创新、求突破,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加快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要把创新摆在衡阳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总揽,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注重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助力企业突破瓶颈、迈上高端;要把强化衡阳优势特色与服务“国之大者”结合起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产业发展方向,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衡阳这座爱才、聚才、兴才、留才的城市,在奋进新时代的征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成就人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我们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进一步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建设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为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研发人才和技能人才,使高等教育与高质量发展互相推动、相辅相成,为建设现代化新衡阳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教育蓄势、科技赋能、人才强基。我们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汇聚教育、科技、人才的强大合力,砥砺奋进、乘势而上,积极亮出建设更高水平“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施工蓝图”,让大城衡阳绽放更耀眼的科创光芒!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习近平向第四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致贺信
不断提高防控工作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 尽快夺取本轮疫情防控最终胜利
扛牢“守护好一江碧水”政治责任 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代表呼热线 为民解忧愁
让大城衡阳绽放科创光芒
绿色转型助力“二次倍增”
他用生命之光让万家灯火更璀璨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让大城衡阳绽放科创光芒 2022-11-30 2 2022年11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