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杨 逵 何 芬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易成章
8月29日,常宁市塔山瑶族乡卫生院医生周少德再次拒绝了患者曹某家属的红包:“心意我们领了,但这个红包我们坚决不能收,治病救人是我们的本职工作,这没什么特别。”周少德还反复嘱咐患者家属,如果两位老人家有什么需要,可随时联系他们。
患者曹某和他老伴龙某感叹道:“现在红包是想送也送不出去了。”
据悉,8月25日,曹某夫妇因车祸伤情严重。周少德不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施救,还用自己的私家车将曹某夫妇送到县医院治疗。为了感谢周少德的帮助,曹某夫妇一直想给他送个红包,但这个红包被几送几退。
这是近年来一体推进“三不腐”,常宁市“成绩单”的生动注脚。
反腐败是一场长期、持续的斗争。党的十八大以来,常宁市纪委监委坚持系统观念,着力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亮剑”“举盾”加“攻心”,推进“三不腐”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推动当地政治生态不断优化。
“亮剑”:释放“不敢腐”的震慑
一体推进“三不腐”,不敢腐是前提。
“少数公职人员在执法活动中索拿卡要,严重伤害群众感情,影响执法公正性,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8月24日11点10分,在东升百货十字路口,某执勤协警查获一辆疑似违法驾驶的摩托车,车主委托中间人进行协商。中间人与执勤协警在超市购买5包香烟及一包槟榔,执勤协警拿走后随即就放了车。”
2021年11月15日,在常宁市全体在职在家市级领导干部、市直单位、乡镇(街道)主要负责人参加的警示教育大会上,一部暗访短片的播放,让部分在座的单位“一把手”红了脸、出了汗。
“2022年的暗访行动,我们也正在进行,成片出来后,我们将召开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公开曝光一批典型问题。”常宁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心有所畏,行有所止。近年来,常宁市纪委监委联合该市融媒体中心开展作风建设暗访行动,已成为该市党员干部众所周知的一件事。
典型案例既是“震慑力”,也是廉政教育的“教科书”。
常宁市纪委监委每年以本土案例为题材,拍摄一部警示教育片,已经成为惯例。近几年来,常宁市纪委监委先后组织拍摄了《歧途 苦果》《前车之鉴 庚子之治——重塑常宁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从审判台到被告席》《警醒》《蜕变》等多部警示教育片,到各单位巡回播放,累计受教育的党员干部超过10万人次。
震慑党员干部“不敢腐”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直接“亮剑”。
常宁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严的主基调,坚持以“零容忍”态度保持惩腐高压态势。
2021年,常宁市纪委监委查办该市自然资源局原局长刘某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案。刘某深耕农业、国土系统多年,且工于心计,给案件查办造成极大困扰。常宁市纪委监委专案组抽丝剥茧,在一遍遍问题线索梳理中仔细寻找“蛛丝马迹”,很快便找到了刘某租赁用来藏匿赃物的“窝点”。在证据面前,刘某低下了头,办案“僵局”终被打破。经查,刘某多次向服务对象索取财物,涉案金额巨大。最终,刘某受到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常宁市人民法院刑事审判一庭原庭长阳某,常宁市人民法院原党组成员、工会主席张某,常宁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原副大队长占某……近年来,一批大案要案的查处大大增强了“不敢腐”的震慑力。
近两年来,常宁市立案817件,党纪处分554人次,政纪处分263人次,政务处分93人次,诫勉谈话220人,谈话函询72人,约谈411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20件23人。
“举盾”:严守“不能腐”的防线
不能腐,是不敢腐、不想腐的制度保障。
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要重视从源头上入手。常宁市纪委监委立足职能职责,督促有关单位和部门严格职责权限,规范工作程序,强化权力制约,从而稳稳举起防守之盾,扎紧“不能腐”的篱笆。
自“清廉常宁”建设全面推进以来,常宁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清廉机关建设新路径,指导试点单位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出台《重点人员廉洁建设管理办法》,对中层干部和财务、人事、后勤、执法、许可等重要岗位的人员实行红色、黄色、蓝色“三色管理”。其中,红色人员由派驻纪检监察组驻点管理,推动实现“越重要的事由越清廉的人做”的目的。
同时,常宁市乡村振兴事务中心全力打造“清廉农田项目”。该中心梳理近年来群众在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反映强烈的问题和前些年出现的工程项目腐败典型案例,深刻剖析其成因、根源,在工程资金拨付方面实行“一站式”结算支付服务,重大项目资金支付实行集体研究制度,推行支付预算和事前协商制度。
为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督促相关单位切实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常宁市坚持“以案促改”。
针对该市占某案中发现的停车场存在违规收费、利益输送现象,纪检监察部门督促该市交警大队解除与涉事停车场涉案车辆管理合同,并通过政府招标重新确定救援服务公司。针对刘某案暴露出来的问题,下发了监察建议书,督促该市自然资源局就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使用和项目招投标等方面出台可操作性强的规范性文件。
2022年2月,常宁市委印发《关于建立制度“补丁”机制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针对医保领域资金密集、社会关注度高、问题易发多发实际情况,常宁市纪委监委将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调研座谈收集的医保领域突出问题进行集中反馈,督促医保部门制定了《常宁市医疗保障局党组议事规则》《常宁市医疗保障局医保基金监管案件讨论制度》等六项制度,力推“不求人办事,不见面签字”,杜绝“权力寻租”空间;坚决杜绝“人情报销”“中介报销”,守护好群众的每一分“保命钱”。
同时,常宁市纪委监委印发了《关于制定制度“补丁”机制的管理办法(试行)》,并结合《办法》制定了《常宁市纪委监委驻地补丁工作机制实施方案》,成立了制度“补丁”机制工作专班,实施挂图作战分工细化到人,以“补丁”倒逼整改、督查倒逼落实。
制度有效推动党委主导、纪委主抓、部门主责的制度“补丁”机制高效运行,组织开展相关调度会、座谈会、约谈会12次,实地督导7次,重点交办督办相关问题4个。
“攻心”:增强“不想腐”的自觉
不想腐,是不敢腐、不能腐的思想防线。
“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彭明治将军忠勇廉洁的崇高风范,为家乡常宁在新时代的砥砺奋进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彭明治故居(青山书院)对外开放仪式上,常宁市委书记吴乐胜说道。
传承是最好的纪念。8月31日上午,修缮一新的彭明治故居(青山书院)正式对外开放。这是近3年来,继萧石月故居、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之后,常宁增添的又一红色地标。
据介绍,下一步,该市将切实管护好、运用好彭明治故居(青山书院)这一平台,深入推动红色资源与廉洁文化相融合,大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廉洁文化建设,努力将其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教育基地。
今年来,常宁根据各行业、各区域特色,着力探索新思路、新形式、新方法,推进廉洁文化进机关、社区、企业、医院、学校、农村、家庭、景区,该市形成了“人人崇廉、人人尚廉、人人建廉”的浓厚氛围。
常宁市白沙镇向阳村党支部创新制定《“清廉时刻”实施方案》,以支部“三会一课”为载体,每次会议增加“清廉时刻”议程,着重学习中央、省和衡阳市廉洁文化建设相关精神,学习党纪法规知识,剖析正反面典型案例等,时刻激励党员干部做到清正廉洁。
近日,常宁市纪委监委驻市委组织部纪检监察组结合组织部门工作,给全体组工干部上了一堂式样别具的廉政党课。课程围绕纪律处分与年度考核等内容,紧扣干部职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点,为组工干部廉洁从政“开良方”。
“这次党课学习,解开了我对受处分同志工资福利问题的困扰,处理受处分同志的相关业务,能够得心应手,薪资档级晋升也能拿捏精准了。”公务员办周生徕说道。
同时,常宁还充分挖掘蓬塘乡“四知堂”、庙前镇“包公庙”等廉洁文化故事,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也许我们不能给儿女留下家财万贯,但是我们一直言传身教,努力给我们的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家属,我们对爱人要及时提醒监督,要珍惜和重视党和人民赋予自己爱人的工作和荣誉,创造条件使他们能为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
为切实增强党员干部“不想腐”的自觉,常宁市还从党员干部家庭入手,大力开展“清廉家庭”建设活动,要求各级各单位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开展廉政家属座谈会以及家书、家训作品征集等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让“不想腐”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