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莫雄飞)“下面,请念到名字的同志上台领奖……”前不久,常宁市板桥镇长冲铺村村部广场热闹非凡,全体党员、各村民小组村民代表齐聚一堂,对该村上个月环境治理工作进行总结评比。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14户村民获得卫生清洁奖、3户获得贡献奖、1户获得文明特别奖。
自城乡治理标准化的动员号吹响以来,该村为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环境卫生治理的积极性,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退休老干部、乡贤以及各组组长组成的“大评小奖”专项评定小组,并出台了“大评小奖”评选方案,每月定期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活动,对获奖者颁发证书,并适当给予物质上的奖励。
“大评小奖”是常宁市在推行城乡治理标准化进程中创造性推出的一种激励方式,目的是调动群众积极性,让广大村民成为城乡治理工作中的主要参与者、积极推动者。为此,常宁市还拨付专项资金用于开展“大评小奖”评选活动,各村成立评选小组,将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等方面纳入评选内容,实行每月“一评比、一公示、一奖励”,以小资金推动乡村治理大变化。
在风景秀美的大义山村,村“两委”聚焦村民反映强烈的道路破损、村容村貌和水沟“脏乱差”等突出问题,通过“大评小奖”方式,每月开展“秀美湾场”“秀美庭院”评选,提升村民共同维护环境的积极性。在洋泉镇,党员群众根据实际情况完善集市交通、市场摊位摆放、主干道卫生等标准细则,使工作有规可循、有“标”可依,并通过“大评小奖”评选,让全镇干群参与治理标准化热情高涨……
常宁市在推进标准化建设中的另一个亮点,就是注重市场的经营管理工作。在全面拆除市场内乱搭乱建设施的基础上,市场内建立活禽售卖交易区、家禽定点宰杀区,配套完善活禽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系统,同时增加农贸市场摊担位,严格落实“三分四无”、活禽摊区售卖“三隔离”,城区四个农贸市场只售卖白条家禽。在市场管理方面,常宁市安排专班专人在市场内和街道路口值班、巡逻,整治市场内乱停、乱放、乱摆行为,维护市场秩序……通过念好“拆”“建”“管”三字诀,常宁市各市场彻底改变了以往卫生差、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现象,为广大群众打造了良好的市场经营和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