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青
一日从军,终身是兵。
衡阳市备战青年志愿者协会会长唐备战从小以雷锋为楷模,立志要像他一样入党、参军,乐于助人。
退役后,唐备战依然保持军人本色,以志愿服务为己任,获得“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全国百优志愿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雷锋家乡学雷锋先进个人”“湖南省最美退役军人”“衡阳市首届道德模范”等荣誉。
三年军旅生涯铸就热血青春
暑假来临,7月7日,唐备战正带领志愿者在湘江河边开展防溺水宣传。
1971年出生的唐备战,从小就以雷锋为榜样。上世纪七十年代,他爷爷是衡阳县渣江镇食品站站长。当时正值计划经济时期,居民的肉票如果用完了,再想买点肉,就得找他爷爷批条子。但他爷爷总是优先考虑从乡下来的贫困老人,再为街坊邻里安排。爷爷的言传身教,让他将乐于助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他常将铅笔、橡皮擦、作业本送给班里条件差的同学。
高中毕业后,唐备战走上工作岗位,但心中一直放不下那个军人梦。
21岁那年,唐备战如愿进入向往已久的军营,在这里挥洒汗水,铸就热血青春。
从武警河北总队退伍回乡后,唐备战将每月大部分收入用来接济那些有困难的人,求助的人越来越多,唐备战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他认为,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只有把全社会的力量调动起来,学雷锋、做好事才有声势、成气候。
1995年,唐备战牵头成立学雷锋爱心小组,1998年发展为备战学雷锋服务队,2001年成立共青团备战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2009年发展为衡阳市备战青年志愿者协会。20余年来,在各方的支持和他的感召下,志愿者队伍从成立之初的20余人发展到现在的30余万人;志愿服务项目也从最初帮社区和“五保户”家庭清理卫生,拓展到关心空巢老人、站场志愿服务、文明交通劝导、禁毒防艾、邻里守望、医疗服务、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心理咨询等领域。
公益行动诠释军人本色
疫情防控期间,唐备战发挥军人本色,奔走于衡阳市城区车站广场、街道社区,为26户居家隔离家庭提供代购志愿服务110次,组织参与社区防疫防控宣传和消毒13天,组织参与衡南县委党校“医学留观集中隔离点”志愿服务7天,自拍疫情防控短视频关注量达34万人…… 他用自己的爱心行动感召每一位志愿者,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倾情助力。
面对危急情况,唐备战为何总能挺身而出?他笑言:“或许是刻在中国军人骨子里的本能。”
20多年来,唐备战4次跳入湘江中救起4人;2次抢救重大车祸事故伤员5人;一次抢救房屋倒塌事故伤员4人;走访并帮助困难群众、接待弱势群体救助3000余人次;带领志愿者开展“关爱乡村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400余场次;协助公安部门抓获、制止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300余起;为下岗职工和零就业家庭安置再就业1700余人;积极指导并配合市区、街道、社区开展文明创建和创卫工作,组织开展全市各项志愿服务工作5000余场次。
这些数据,还无法将他20多年来的志愿服务一一展现,因为志愿服务是他刻在骨子里的热爱。
近年来,随着衡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深入推进,注册的“衡阳群众”志愿者突破了100万,唐备战依托在衡阳城区成立的四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备战志愿者工作室”,积极指导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引领感召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策划组织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和培训源源不断新注册的志愿者。
在全市重点工作、重大赛会、重大突发事件中冲锋在前、勇挑重担,“红马甲”处处都有唐备战忙碌的身影,他成为了雁城“最靓丽的道德名片”。
“雷锋是我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的引路人。3年军旅生涯,磨砺了我坚强拼搏的意志,让我坚定在公益这条路上走下去。”唐备战说,不管在哪里都会时刻铭记曾经是一个兵,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