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通讯员 刘荟荟 刘亚妮)今年以来,位于交通要道上的衡阳县演陂镇福盛村以美丽屋场建设为抓手,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标准化,打造出“福盛标准”,既赢得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又真正做到了以“标准”扮靓乡村。
为让“标准化”理念深入村组,推动美丽屋场建设,福盛村多次召开屋场恳谈会。九公组的村民听说要把堂前屋后都改造一番,改善生活环境,都满心高兴,纷纷建言献策。
九公组的党员龚姓向村支书陈志华建议:“我们这边屋场的小池塘,淤泥多,没有蓄水功能,平常农忙也用不到水,能不能结合标准化屋场建设改造改造。”陈志华点了点头记在了心里。此后,他便开始筹备,以水塘建设为起点,走好标准化工作在九公组推进的第一步。
通过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组织发动乡贤捐款,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一个个干得热火朝天。不久后,一口方正、清亮的池塘便修好了。“龚大哥您看,我们建设标准化屋场,把这口池塘修好,还要在周边建花园、修菜圃、装路灯。”陈志华以实际行动回应了群众的期盼。从此,标准化工作在九公组推行得更加顺畅。
标准化屋场建设不是一时之功。陈志华邀请演陂镇城乡治理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对九公组标准化屋场建设进行全面指导,并组织村支两委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充分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次改造,不仅要清理村庄和公路沿线垃圾、杂物,还要整治危房、空心房,彻底杜绝私搭乱建行为。组道将铺上沥青、安装好标准统一的路灯,屋场绿化分片分区、做好科学规划,打造四季花园,整个村庄将焕然一新。
如今的九公组,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示范点”:不仅保有了乡村独有的特色,还兼有城市整洁文明的风范。菜园是“标准化”的产物,辣椒、丝瓜、玉米错落有致、高矮分区,各主其位,没有横七竖八的围挡。果树依次排开,大小一致,没有随意扦插。在这里,你看不到乱丢乱扔,因为这一点一滴都是村民们共同维护的结果。在这里,“人人知道标准,人人遵守标准,人人维护标准”,乡村治理标准化带来了日新月异的乡村面貌,也凝聚起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