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东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 陈福亮
去年以来,“我的衡阳·我的奋斗”在衡州大地的青山绿水、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火热工地、学校医院、社区小巷奏响,衡阳人在自己的岗位上以主人翁的姿态,用心品味过去,用情谋划未来,用力紧抓当下,将许许多多的聪明才智俯首躬行于衡阳区域中心化进程的火热实践,从而聚集成了当今衡阳豪迈前行的最强音。
用心品味过去,让奋斗“着色”。奋进中的衡阳,不断创造辉煌。既创出了“创新之城、文化之城、英雄之城、财富之城、生态之城”的美名,又造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人们坚韧的意志品格、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可奋斗之路远非一马平川、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心怀那一抹绚丽的中国红,就会自然而然地燃起奋进之火,血性扛事,斩棘进取,走向成功。如此,当我们用心去品味衡阳的荣光,就能在前行的路上找准自己的方向,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小我融入大我,就能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贡献出衡阳力量!
用情谋划未来,让奋斗“有梦”。今天的衡阳,占“天时”、得“地利”、拥“人和”,市委、市政府守正创新,聚焦“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优势产业,大力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以“五制一平台”兴项目、“五单一图谱”强链条、“五赋一聚焦”优环境、“五全一常态”守底线、“五步一规范”促和谐,推动了为衡阳而干、为衡阳而争、为衡阳而合、为衡阳而护、为衡阳而说,成为全市上下的共同意识和自觉行动。纵览衡阳近年来快速壮大的发展之路,祁东县归阳工业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就是一个很好的缩影。作为亲身见证者,深感其变化之快、变化之大。从2008年的荒山一片,到如今建成三纵三横主干道路近20公里,10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三通一平”,完成公租房4000余套,安置房、标准厂房、办公楼、公寓和职工宿舍等配套用房建设多达60万平方米。目前,已签约企业67家,入园企业53家,其中投产49家,在建3家;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5家、高企9家。形成了较高品位的新材料(新能源)、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加现代物流的“3+1”产业园区。
用力抓紧当下,让奋斗“出彩”。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衡阳的发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你所在的地方正是你的衡阳,你是什么样,衡阳便是什么样。因此,心怀“国之大者”,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对衡阳最有力的贡献。具体说来,我们每一个衡阳人都要按照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描绘的蓝图聚焦目标、铆足干劲,不惧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咬定强创新、强开放、强集聚、中心化进程不放松,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强化精准思维,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以“致广大”的眼界,和“尽精微”的绣花功夫把工作做扎实、做到位,坚决把党中央明确要求的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落实好。同时,以奋斗定义人生,勇做担当作为的先锋,自觉担苦、担难、担重、担险,敢闯“无人区”、敢破“天花板”、敢当“探路者”,在不断锻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中勇毅前行,意气风发走向未来,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方向决定行动,实干成就梦想,奋斗铸就辉煌。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方向,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更加昂扬的攻坚姿态、必胜心态、战斗状态,砥砺“三强一化”建设新征程,奋力建设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