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杨春兰 刘小滔
“搞好环境住着舒服,还可以锻炼身体呢。”近日,记者在衡南县氮肥厂住宅小区采访时,正在清理垃圾的阳运英老人向记者介绍。年逾古稀的她在打扫小区里已停办的新星小学。
旧改政策暖民心
“小区刚建的时很风光,新砖房,水泥路,大家都以住进来为荣。”谈起过往,氮肥厂退休工人唐黎明颇为自豪。该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年久失修,夜晚一片漆黑;道路坑洼,污水横流、垃圾遍地;曾经热闹红火的篮球场也破烂不堪。
“县委、县政府和县纪委监委计划启动小区改造,大家有什么意见请畅所欲言……”借着衡南县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绿化提质、智慧出行等民生实事“五心工程”的“东风”,氮肥厂住宅小区被列入改造范围。
“破损的道路要重修”“下水道要搞好”“要多装几盏路灯”“绿化要搞一下”“年轻时经常在篮球场打球,现在球场烂了,想健身都没有地方。”会上,居民们纷纷发言。
很快,改造工程铺开。不久,小区崭新的水冲式公厕取代了臭哄哄的旱厕,柏油路宽敞干净,车辆停放规范整齐,夜晚路灯明亮温馨,参天古木与绿草红花相映成趣,篮球场上时常洋溢着欢声笑语……
齐心协力建家园
环境美了,心情舒畅了,邻里和睦了,小区成立了管委会自治管理,人人争做公益。
改造中,居民争先恐后捐款,离厂多年的张毅捐1万,在广东打工的贺伟平捐2千……不到十天就捐了4.6万元。做工程的贺方国捐了款还无偿送钢材和油漆等材料,阳运英和其他老人们每天清早把楼栋周边扫得干干净净。
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解决民生问题中。“五心工程”改变了环境,也提高了人的境界,温暖了大家的心。居民自发地给县住建局送锦旗,“老旧小区换新颜 心系百姓惠民生”两行大字格外醒目。
“老旧小区改造中,我们严格项目审批和招投标程序,择优选择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信誉佳的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等单位参与工程建设。同时将城乡治理标准化和清廉物业小区建设一并融入,进一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舒适感。”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
自衡南县启动老旧小区改造以来,成功改造了81个小区、380栋楼房、面积104.17万平方米,惠及7523户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