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小山
喜报频传创佳绩,奋楫扬帆正当时。继湖南领湃达志正式迁入衡阳之后,衡阳智电客车再传捷报:纯电动大型豪华大巴车批量出口韩国,累计出口额超过2.5亿元。
日前,市委书记秦国文在调研衡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时强调,要坚定目标,促成“抱团”发展。要把布局集中起来,以先进的理念、长远的规划统筹考虑、预留空间,围绕整车生产制造龙头企业来做强做深产业链,引领助推产业集群发展。要把上下游整合起来,推进产业链“上下左右”结合,树立产业链复式思维,以“主链”带动“延链”发展。要把平台利用起来,搭建好研发、技术、工艺方面的共性平台,实现实验室、技术中心等各个层面合作、共享,发挥国资平台在产业中的引导作用,切实把汽车板块做实做强。
“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直相关单位的牵头指导下,对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布局进行顶层设计,支持祁东县归阳片区集聚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贸易物流、展示体验、文化竞技等业态,建设新能源汽车小镇;围绕龙头企业的配套需求,着眼产业链缺失和薄弱环节,全力招引‘三电’系统、汽车电子、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等知名企业来衡投资,不断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会同相关部门加快充电桩、换电设备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和产业支持政策,力争纳入省级乃至国家级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试点和相关规划。”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记者从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推进办公室获悉,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含汽车及零部件、工程机械)共有规上企业132家,全市各园区均有分布,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家、省级26家。2021年实现规上产值145.4亿元,同比增长15.9%,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55家、1亿元以上的33家、5亿元以上的5家、10亿元以上的2家。
全市制造业发展大会吹响“大抓工业、大抓制造业”的号角,明确把发展制造业作为衡阳立市之本。记者近期走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多家链上制造企业,感受他们砥砺奋进的激情。
领湃达志
喜迁衡阳锚定一流
2021年11月,上市公司湖南领湃达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注册地址、经营范围及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随后领湃达志公司迁址事宜实质性启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坚持每天调度,链办会同弘湘国投负责同志4次赴广州,与广州市区两级14个部门逐一对接协调,解决了税务清缴、补贴退还、跨部门协作等问题,确保2021年内完成全部迁址工作。
2021年12月29日,领湃达志科技正式迁入衡阳,成为衡阳第四家上市企业,为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强集聚提供有力支撑。秉承“懂车的电池专家”理念,领湃达志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
2022年3月10日,领湃达志旗下衡阳领湃新能源科技公司动力电池集成系统正式量产下线,创造了衡阳锂电制造新速度。
湖南领湃达志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公司到2025年将完成各产品及产线全方位布局,涵盖三元、磷酸铁锂电池等产品,全方位覆盖新能源行业各应用市场和车型级别,规划产能将全面建设完成并投产,预计达产后可满足新能源汽车配套需求,并同步实现储能产品的配套供应。
智电客车
涅槃重生奋勇争先
衡阳客车厂成立于1950年,曾经风光无限,但上世纪90年代之后日渐沉寂。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央企恒天集团等多方努力,开启央地合作新模式,老厂脱胎换骨重获新生,转型为致力于新能源商用客车、专用车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研发生产销售的生力军——衡阳智电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并于当年实现新能源纯电动城市客车的批量销售。
2019至2022年,智电客车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全力生产最理想的产品、提供最暖心的服务、创造最大化的价值,业绩亮眼:成功研制移动疫苗接种车,服务好群众疫苗接种最后一公里;纯电动大型豪华机场摆渡车、大型豪华朝觐大巴车、各类纯电动中小客车批量出口沙特、印度、泰国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纯电动豪华大巴车批量出口韩国,并与韩国最大营运商达成唯一持续供货协议,累计出口额超过2.5亿元。
目前,智电客车已初步完成基础车型技术平台数据库搭建,申报受理专利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60余项,已获授权100余项。
“未来,我们将紧跟市场变化、技术潮流、营运模式等,把控产品方向,在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等方面持续优化提升,在‘无人驾驶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拓展细分市场,并加强与领湃电池等本地品牌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合作。”衡阳智电客车总经理董楠在接受采访时称。
南岳电控
蓬勃发展蓄势上市
南岳电控(衡阳)工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系中国最大的燃油喷射系统制造企业之一。
2021年,南岳电控实现销售收入7.81亿元,净利润6900万元,上缴各项税金606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2%、64.6%和42.9%,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喜人势头。
南岳电控计划2022年向上交所申报科创板上市,目前正高质量地加速推进上市筹备工作。拟通过IPO募集资金进行高压共轨系统扩产及智能化项目改造,并通过购置行业领先的智能化制造设备,对当前的高压共轨系统制造基地进行全面智能升级改造,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下阶段,南岳电控在以下产品板块方面还会加强研发,主要包括: 2500bar以上高压共轨系统;甲醇、气体、GDI等低碳燃料喷射系统;供氢系统、储能产品等新能源系统;碳氢、尿素喷射系统等内燃机尾气后处理喷射系统;发动机控制器ECU;液压泵、阀总成及零部件等液压元件。
南岳电控党委书记、董事长龙美彪告诉记者:“我们正在紧锣密鼓筹划新设立三个事业部:双碳事业部、热工事业部和液压事业部,规划五年后销售额分别达3.5亿元、3亿元、4亿元;公司总体销售规模预计达20亿元,真正实现原地倍增。”
打造百亿制造基地
衡阳比亚迪
“2022年1至2月,衡阳比亚迪实业共完成产值8000万元,4月份有望突破月产值1亿元关口。”比亚迪衡阳地区总经理覃信举满怀信心地说:“今年我们计划在衡新增投资10亿元,将衡阳智能制造产业园打造成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高端制造基地,力争在年内实现产值20亿元以上。”
比亚迪衡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0 亿元至50亿元,用地10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用地700亩,选址松木经开区,主要建设新能源电动车LED车灯、后视镜、传动轴、非标件、汽车电子等汽车零部件项目。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以上,能够带动汽车零部件上下游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提升衡阳装备制造水平。
目前,比亚迪衡阳产业园一期已交付土地692.6亩,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已建成2号、4号厂房;1号、2号、3号宿舍楼、综合楼、综合站房等建筑面积约20万平方米。当前比亚迪衡阳车灯厂正持续扩大车灯和后视镜生产线规模,在园区内建设3号、7号厂房,其中3号厂房4月已开始生产,7号厂房计划在8月开始生产。另外,弗迪动力驱动电机传动轴工厂已入驻园区6号厂房,正在进行厂房装修和设备安装,争取尽快试产,8月以前再完成5号厂房并实现生产。
专家点评
“四轮驱动”加速全产业链崛起
■汪先锋(同济大学研究员)
新时代,是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时代。衡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工作扎实,成果丰硕。衡阳更应乘势而上,实施“四轮驱动”战略,加速实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崛起。
首先,践行共享互补理念。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企业应加强合作与互动,共享资源,共享信息,互相补充。积极拓展产业链上下游的长度和宽度,提升配套件本地化的进程,不仅为企业节约运输物流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服务质量,还能有效拉动本地就业和提高经济收入。
其次,大力畅通区域循环。充分发挥区域优势,促进、引导、鼓励消费本土品牌汽车产品,畅通区域生产与消费良性循环。衡阳是中南重镇,更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市场潜力巨大,建议出台优惠政策或激励措施,引导、鼓励企事业单位、运营公司及个人在有购买需求时,优先考虑本地品牌产品。
再次,金融创新助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了更好助力链上企业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技术创新速度,建议金融创新服务,比如建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专项基金,争取机动灵活、快速高效地为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支持企业更好地做强做大。
同时,引才育才用才留才。衡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初具规模,但汽车行业专业人才紧缺,远远跟不上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建议政府部门全力做好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文章,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加快打造青年友好型成长型城市,着力汇聚衡阳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