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彭斌 周围 通讯员 李春林
塔山的春天,是最美的季节,也是最忙的季节。
杜鹃吐蕊,山樱烂漫。群山叠峦间,一块块茶园错落有致,一行行茶树中,身着瑶族服装的村民正在采摘清明前的优质茶叶。这一丛丛一簇簇嫩绿的新芽,承载着衡阳唯一少数民族乡的振兴希望。
市委书记秦国文在塔山调研时,叮嘱当地党委政府:围绕“茶之塔、叶之山”做好品牌的宣传和营销文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为推动乡村振兴有效赋能。
经过多年的发展,塔山茶已经完成从栽种采摘到生产加工的标准化、规范化。常宁市茶叶生产服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现已发展以塔山为核心的高山有机茶园8.99万亩,成品茶年产量达到1200余吨,涉茶产业综合产值过亿元。
茶产业已成为塔山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茶叶鲜叶采摘、茶园培管、茶叶加工等工作,都优先安排当地村民就业。塔山瑶族乡狮园村、东江村、松塔村、敖头村、板角村,天堂山办事处白竹村等6个村,建成村集体所有茶园500亩以上,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因茶增收10万元以上的村已有5个。
“塔山茶优越的生态环境,高海拔和高森林覆盖率,造就其鲜叶内含物质丰富;标准的栽种技术,造就全域有机茶的健康品质;规范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造就香高味醇形美的优良产品。产品条索紧细、色泽翠绿,栗香悠长,滋味醇厚回甘。”采访中,正在塔山做技术指导的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长沙综合试验站站长、研究员郑红发这样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