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周琪 通讯员 卢健 资一帆)“本次改扩建工作包括顺湖中学、东江中学等在内的6所改扩建学校项目及4个小区配建学校项目,预计在3月底前可开工建设。”近日,耒阳市召开城区10所改扩建学校项目建设调度会。改扩建学校有利于促进城乡教育、公民办教育优质规范高速发展。这是耒阳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又一生动探索和实践。
2021年,耒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7%;综治民调得分、绩效公众评估满意率均排衡阳七县(市)第一,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耒阳市委深改办获评“衡阳市改革工作先进单位”……这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该市全面深化改革结出的硕果。
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该市上下围绕一个目标拧成一股力量,健全机制体制,压实工作责任,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交办问题,跟踪办理进度,加强督察考核,落实全链条全过程的改革措施。该市累计推出的6大类31个方面153项具体改革任务,按进度推进142项,推进率达到93%。其中,安商行动、防溺水人民战争、乡村治理“湾村明白人”模式、乡村振兴等多项工作经验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省级媒体推介。省级以上媒体刊发耒阳改革案例报道120余篇,全面营造改革氛围,凝聚了改革合力,形成了改革共识。
强有力的工作使改革稳步推进。去年,耒阳市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引进项目77个,引进总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0个;探索出“政府奖补、乡贤反哺”的乡村振兴路子,建成了新市镇渠塘村、大和圩乡雅江村等一批示范村;共新改扩建学校10所,新增学位约7050个、床位约2000个……通过深化经济、农业农村、教育等改革,经济发展释放新活力、“三农”工作开创新局面、教育事业取得新成效。
营商环境就是竞争力。耒阳市敢于刀刃向内,坚持自我革命,着力以制度创新激发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动力与活力。去年,该市创新开展安商行动,营商环境提质优化,出台“1+4”系列方案,实施超时默认等制度、设立“企业家日”、设置廉情监测点、市领导联系企业项目等一些硬核措施。“211+X”产业布局全面铺开,蔡伦抄纸、中集新材等一批企业投产,童车小镇、中核钽铌等一批企业签约,“一件事一次办”成为常态。2021年,该市市场主体净增数9249户、总量达65040户,均位居衡阳市各县(市)区首位。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去年来,耒阳市以湾村为治理单元,把离退休教师、党员干部、致富能手等乡村“能人”组织起来,创新推出“湾村明白人”治理模式,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子。同时,该市创新推行干部“领学制度”,着力提升干部政治力、决策力、执行力、公信力;创新实施干部队伍分析研判制度,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营造干事创业、奋发有为的工作氛围。
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改革创新正润物细无声地改变耒阳的现状,塑造着耒阳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