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珉
从孩子视角看,《汪汪队立大功》可以打满分。可是如果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该片剧情充满槽点。毋庸置疑,这是一部适合亲子观影的动画片,或许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来思考,优点同样值得肯定。这部小萌犬大电影该有的流行元素都有,也是近年来热门的动画IP。另外,拟人化动物之虚构角色,也让人和动物的交流看起来更为顺畅。
从前,中国孩子的童年动画玩伴是《西游记》《米老鼠与唐老鸭》《猫和老鼠》《数码宝贝》《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而如今童年动画玩伴则是《汪汪队立大功》等。电影最出圈的梗,便是主题曲中的“勇敢狗狗,不怕困难”,成为社交网络流行语。
从美国家喻户晓的系列动画,到音乐舞台剧,汪汪队的小萌犬们战胜邪恶的故事,一直保持着娱乐性和教育性,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适合亲子观赏。笔者观察发现,欣赏的群体大都是家长带着放寒假的孩子来看,有些孩子反映自己从小看到大。影片的主题聚焦孩子们如何克服心理障碍,这是此前系列动画没有的亮点。
当下一些孩子们是furry(一般指兽迷。兽迷是指受到欧美国家的卡通文化影响,喜好具有人格或其他人类特质的拟人化动物之虚构角色的一群人)群体,这些兽人接近动物的真实运动形态,并保持这种形态下和人类对话。从前的《数码宝贝》《宝可梦》等系列里的动物都是幻想世界的生物,而《喜羊羊与灰太狼》《蓝猫淘气三千问》《快乐星猫》等系列里的动物更像是拥有动物特征的人类。但《汪汪队立大功》《小马宝莉》等系列里的动物,则是具有人类特征的动物,没有像人类一样行走,而是延续四肢趴在地上前行的动物特征。
《汪汪队立大功》作为现代美式少儿动画经典IP,可以说集中了furry群体喜欢的特质,尤其是人和动物的交流,五只狗和小男孩莱德队长的互动亲密无间。小男孩莱德队长,具有人类孩子“人之初性本善”的美德。不仅如此,电影中冒险城的新角色“名誉队员”腊肠犬贝贝,它从一开始就没有奢求成为正式队员,后来莱德队长发现它一路帮助“汪汪队”在城市救援,最终给它配备新装备并颁发“汪汪队”的铭牌,这些都是furry群体、老少皆宜的视听享受。
《汪汪队立大功》的优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点。第一,该片采用少儿动画中常用的日常解决难题的模式,每集都有不同难题,汪汪队的小萌犬们必须一起出动解决难题,最终结局都是皆大欢喜,坏人都得到应有的惩罚。第二,作为少儿动画,该片不仅具有教化性,色彩也很鲜艳,具有高饱和和高亮度的颜色。不同狗有不同的主色调服装——黄、红、蓝、粉、橙。第三,电影和最近春节档上映的《熊出没·重返地球》一样融入“硬科幻”,救援装备涵盖高科技的潜水艇、救生艇、直升机、跑车、火箭等等,可谓是科技与冒险的结合。第四,汪汪队的小萌犬们离开宁静祥和的冒险湾,进入车水马龙、高楼林立的冒险城,这是一个从乡村走向城市的过程,也是一个精神原乡向现代化变迁的过程,没有延续以往题材低幼的特点,能让大孩子们和小孩子们一起忘我地开怀大笑。
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果从成人的角度出发,该片的剧情还是充满槽点。其一,冒险城的海丁那市长为所欲为、刚愎自用。他在该片扮演滑稽的丑角,他全身紫色马戏服、戴着紫色高帽意有所指,其利用政治手腕强迫候选人退场,并且利用自己的权力强迫科学家手中的捕云器,为他打造城市上空永远的晴空。丑角为剧情服务无可厚非,但他各种“神操作”让笔者难以苟同。
其二,电影从头到尾似乎只为凸显汪汪队的小萌犬们、以救援为职责的使命担当。市长改造列车,导致地铁悬在轨道半空,汪汪队竟然还能发出笑声耍酷出发,似乎有点幸灾乐祸的心态,显得牛头不对马嘴。
其三,该片虽然画风升级,但故事却没有剧版精彩,还是延续狗狗拯救世界的框架,细节设置整体构架工整得让人诧异,观众只能把整个城市的背景和机械设置当作玩具来看,如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