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邓小山 通讯员 姜 薇
牛奋四蹄开锦绣,虎添双翼迎新春。
2021年,衡阳弘湘国有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成效显著:集团资产总规模410亿元,同比增长16.48 %;收入总额18亿元,同比增长10.57%。全年融资工作稳健增长,为保障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年,弘湘国投以党的建设为引领,铸魂固本,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以廉政建设为抓手,强化教育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以文化建设为支撑,大力推进文明创建,弘扬文明新风,丰富员工文化生活,增强集团凝聚力。
这一年,弘湘国投瞄准市场化转型总方向,以劳动、人事和分配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建立一整套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集团管理更规范、资产更夯实、投资更有效,实现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薪酬能增能减,充分调动了全员积极性,切实提高了集团运营效能。
这一年,弘湘国投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在负重中谋求突破,在艰难中砥砺前行,产业项目高歌猛进,实现以集团总部为中心、东西南北中多点布局:东面玻璃项目即将点火投产,西面新能源汽车电池项目实现量产,南面实控湖南金翼实现产值14亿元,北面新天地项目当年入股当年分红,中部眼镜小镇项目稳健推进。同时,幸福河改造项目竣工验收,衡拖棚改项目全面完工。
2022年,弘湘国投将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锚定新型国企改革领跑者和新兴产业投资领航者两个角色,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力争未来5年资产总规模跻身千亿俱乐部,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推进“三强一化”建设贡献力量。
产业项目:“五朵金花”别样红
大抓项目焕然新,万紫千红总是春。“目前弘湘国投产业项目的最大亮点,是实现了以集团总部为中心、东西南北中‘五朵金花’绚丽绽放的喜人局面。”弘湘国投主要负责人满怀豪情地告诉记者。
东面——投资位于衡东经开区的湖南雁翔湘实业有限公司超白光伏玻璃和超薄电子玻璃项目。该项目系省“五个一百”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15.2亿元,总占地面积394.5亩,总建筑面积154564.88平方米,分两期建设。项目设计年产1200万重量箱超白光伏、超薄电子玻璃,工业总产值可达18亿元,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一窑二线生产工艺,主要生产用于制作集成电路、光电、热电、声光以及磁光等功能原件的玻璃材料。项目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及各项检测手段方面均处于全国同行的领先地位,既填补了湖南在这个领域中的空白,也打破了国外技术产品封锁和垄断格局。目前,该项目已进入设备安装调试阶段,计划今年3月28日前完成全部项目建设,4月18日点火,5月18日之前投产,5月底量产。预计2022年实现生产总值5亿元。
西面——投资位于祁东县归阳工业园的领湃新能源电池项目。该项目总投资34亿元,厂区基础设施投资19亿元,设备、产线等其它方面投资15亿元,计划建成15G瓦的锂电池生产线。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目前已建成14.27万平方米,已完成投资23亿元。2021年12月29日,湖南领湃达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迁入衡阳,成为扎根衡阳地区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南面——投资位于常宁市水口山经开区湖南省金翼有色金属综合回收有限公司。2021年10月18日,弘湘国投正式入驻湖南金翼,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生产管理,经营工作风生水起。11月底,中标湖南铁塔6500万报废铅酸电池大单,中标份额接近50%,为湖南铁塔的最大份额,也是湖南金翼首次独立中标的最大金额。2021年该公司产值同比增长130%;累计上缴税费合计约1.4亿元,同比增长145%。2022年,该公司将在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方向进行生产技术升级改造,拟增加2台铅合金设备,预计每天增加合金铅产能100吨,争取全年完成铅产量15万吨,实现营收23亿元。
北面——出资5000多万元受让省湘科集团旗下新天地保安公司持有的衡阳新天地保安20%股权,当年11月获得股权收益1200万元,成功实现当年入股当年见效。2021年,该公司共签订服务合同85份,总金额14585万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649万元,实现利润总额2833万元。2022年,该公司将着力做精综合守押、做实智慧档案和科技安防业务、做优特色业务。
中部——位于珠晖区的衡阳(国际)眼镜小镇项目2021年完成投资2.3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8亿元,项目总体控制性规划方案和首开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已基本定型,首开区437亩土地全部到位,3万平方米首期示范标准厂房竣工验收,双创路建成通车,招商工作提前布局,与上海德赟、贽匠科技、深兰科技等智能设备企业签订框架协议,着力推进区域产业链构建。
资本资产:“融投管”渐入佳境
直接和间接融资双线奏捷,股权投资持续加大,资产管理做实提升……2021年,弘湘国投资本运作与资产管理渐入佳境。
在金融政策收紧以及投资者持币观望的市场环境下,弘湘国投依靠主体信用评级AA+的优势和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债市和银行多点开花,2021年累计获批授信65亿元,到位融资48.5亿元。尤其是债券方面,实现发改、交易所、交易商协会公募产品全覆盖,提升了集团在资本市场的知名度。融资成本较上年下降8.5%。
2021年,弘湘国投通过无偿转让股权的方式,接收股权资产13亿元,全年实现股权投资8亿元;进一步规范参控股企业的管理,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和决策程序,全年实现股权收益3116万元,同比增长12倍。
弘湘国投2021年共收储8宗土地,合计321.88亩,并为其中6宗土地办理了不动产权证;解决了集团1932亩改制企业土地被纳入闲置土地范围的难题,避免了集团土地因被纳入闲置土地范畴收回而造成集团资产大规模减少等一系列不良后果,确保集团资产的保值增值。资产提质改造工作稳步推进,界牌瓷厂老旧厂区提质改造工作已开工建设,华翔、衡拖、衡木等城市工业复兴项目已完成商业策划。在市场行情低迷的情况下,集团主动作为,加大招租力度,全年实现租赁收入4415.4万元。
战略目标:升“AAA”破千亿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2022年,弘湘国投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全力打好打赢市场化转型攻坚战,努力实施“1234”总体发展战略,即以打造衡阳唯一、全国知名的国有资本运营投资集团为总定位,锚定新型国企改革领跑者和新兴产业投资领航者两个角色,高质量完成政府赋予的促进国企改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衡阳城市产业升级三大使命,通过国有资本运营、产业组合投资、基金战略配置、城市开发运营四大核心功能的优化发展,成为产业结构合理、商业模式清晰、管理规范高效、综合优势突出的现代化集团企业。
据弘湘国投主要负责人透露,集团未来将以“国有资本运营”为核心,充分利用好土地资本、产业资本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加快补齐人力资本、商业资本短板,优化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构建“一主两辅”,即以产业投资为主体,区域开发和资产管理辅助发展的整体业务架构。根据三大业务板块,加快旗下相关子公司的整合,通过集团管控,基本形成产业发展、区域开发、资产管理三大子集团,实现“产业投资、产业地产、产业服务”的循环联动。未来5年,力争集团资产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管理型、主导型及参与型基金总规模突破500亿元,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利润总额达到15亿元,直接投资或通过基金投资的参控股企业上百家,所投企业在衡落地发展的数十家,培育多家上市公司,集团主体信用评级争取尽快提升为AA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