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石鼓区角山镇将城乡治理标准化融入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中
~~~中共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尹培国
~~~
解放路观景台:~~~
~~~衡南县财政局多举措办好代表委员建议提案
~~~
~~~耒阳市大力优化营商环境,1—11月新增市场主体8550户,较上年同期增长41%,市场主体总量达64341户,创历史新高
~~~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做实民生“大文章”
——石鼓区角山镇将城乡治理标准化融入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中
一座标准化的惠民桥已初见雏形。

  ■文/图   通讯员  刘伯圣  本报记者  唐翔

  交通出行越来越方便,留守老人有了好去处,村里的房屋整齐划一标准化建设……初冬时节,记者走访石鼓区角山镇,发现越来越多的喜人变化发生在百姓身边。这一个个美丽变化,正是角山镇将民生实事项目与乡村治理标准化有机结合的生动缩影。


  村民自治,党员带头村民齐参与


  “这路一修好,小轿车都可以直接开到村部了。修路,本来就是大家的事情,乡村振兴不是等来的,是靠大家一起干出来的。”村民刘传捌放下手中的铁锹,难掩笑容地说。

  近日,角山镇和平村古希桥组又有了新面貌。原来组内只有一座小石板桥,宽度仅能供行人和电动车通过,给村民出行和生产生活都带来很多不便。对此,村支两委通过组织召开屋场恳谈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发动村民积极筹资筹劳,村民踊跃参加,加上政府的补助,在组内修缮三座惠民桥。组内党员刘辉笔、王家珍主动领头,自发组织村民轮流出工出力,如今一座标准化的惠民桥已初见雏形。


  文明实践,敬老互助蔚然成风


  “村里的老人都住上了‘幸福小家’,吃上了幸福饭,过上了幸福生活。”旭东村朱友成老人的脸上挂满了笑容。

  为顺应社会老龄化发展趋势需要和国家针对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要求,今年,镇、村两级按照养老服务标准化的思路,研究谋划将旭东村一处闲置民房改造成“宜居宜养”的养老互助中心。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留守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特困老人等困难老人提供志愿服务,解决养老问题,为他们打造一所安享晚年的乐园,同时为老人们的孩子解决后顾之忧。

  下一步,角山镇将推进农村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服务工作有序发展,积极打造“文明实践+养老+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标准化模式。


  乐业安居,群众急难愁盼放在心


  12月5日,在冬日的暖阳下,和平村肖汉雪老人的旧房提质改造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今年镇村干部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发现肖汉雪居住的老房年久失修,房屋存在漏水、裂缝等问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由于儿女都不在身边,没有经济收入,肖汉雪担心负担不起房屋改造的费用,所以一开始不愿意对房屋进行修缮改造。考虑到老人的安全问题,该房的改造计划不能再拖延,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对老人进行劝说,详细给老人讲了“房屋提质改造”的政策,耐心地解释具体的内容,老人终于同意进行改造。

  角山镇将城乡治理标准化融入民生实事项目建设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重要载体,始终坚持民生福祉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真抓实干作为工作作风标准,深入一线,从群众最期盼、最需要处发力,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工作成效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做实民生福祉“大文章”,打造城乡治理标准化的“角山模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做实民生“大文章”
坚持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引 在推进“三强一化”建设中彰显党办新担当
更换闸门 蒸湘北路沿途局地停水
护栏撕开“大口子” 行人穿梭“钻空子”
规范办理程序 提高办理质量
耒阳市成功入选 全省客货邮融合发展培育县
“安商行动”赢得商机
简 讯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做实民生“大文章” 2021-12-09 2 2021年12月09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