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近日,“鱼院士”刘少军来祁东县石亭子镇长安村鱼苗孵化基地调研。他的父亲刘筠院士作为最早一批技术人员,曾在此成功研发出人工授精、纸箱改孵化池等多项技术,轰动全国,为当地百姓留下宝贵的财富——~~~
常宁市:~~~
~~~“东阳红”灵芝进入采摘季
~~~耒阳市1.52万亩烤烟迎来大丰收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常宁市:
酵素生态水稻实验喜获丰收

  本报讯  (记者周瑞华  通讯员陈瑶)初秋时节,在常宁市荫田镇红星村常丰家庭农场的水稻种植基地里,大片再生稻喜获丰收,收割机开足马力来回作业,颗颗金黄饱满的谷粒迅速入仓。

  2019年,常宁市发展生态农业,实验推广酵素水稻种植,用酵素堆肥(有机肥)替代化肥,酵素原液取代农药,将再生稻“一种双收”种植模式与农用酵素生态种植技术相结合推广,现代生态农业之路越走越宽。

  “按绿色种植标准是每亩用100公斤酵素堆肥,减少60%化肥用量,减少一半的农药用量。这片田有50多亩,亩产可以达到750公斤左右。”常丰家庭农场负责人李贤录告诉记者,这季再生稻使用酵素生态有机肥,实现了比传统再生稻亩产更高、质量更优的目标。 

  “去年是试验的头一年,每亩收了375公斤。今年实行订单农业,30多亩田差不多卖完了,明年计划扩大到200亩。”初尝甜头,李贤录决定以农用酵素生态种植、生态养殖为抓手,采取种养加相结合、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发展多种乡村酵素生态农产品,引导、带动周边农户合作种植再生稻1200多亩,构建统一种植技术、商标品牌,统一收购、烘干、加工、包装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受益于增产增收的喜悦和信心,像李贤录这样的种植户越来越多,规模扩产效益正在凸显。 

  宜阳街道办事处塘湾村支部书记何哓锋说:“每亩可增收3000至4000元,市场供不应求。我们村明年要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据了解,经过两年的试点实验,常宁市在荫田镇红星村、宜阳街道塘湾村以及兰江乡、官岭镇、柏坊镇、庙前镇等6个乡镇示范推广酵素生态水稻面积500余亩,都获得了丰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关于构建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几点思考
以“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 接续奋进乡村振兴新征程
鱼苗孵化技术带富一方乡亲
酵素生态水稻实验喜获丰收
产区变景区 产品变礼品
精准预约 定点收购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酵素生态水稻实验喜获丰收 2021-09-03 2 2021年09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