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面一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元村:
产业“活水”浇开山村“幸福花”

  ■本报记者  周  琪  通讯员  赵  娟  志  雄 

  夏日里的耒阳市长坪乡大元村,青山如黛,花开漫野,生机盎然。

  8月4日,记者进村庄、入农家,关注今昔对比,所到之处,群众都举手点赞:“如今的党支部,是村里的‘主心骨’;现在的党员,是身边的带头人”。 

  长坪乡大元村地处耒阳西北部山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自然条件相对较差,高山峻岭,耕地相对较少。面对这种现状,乡村振兴的路究竟怎么走?耒阳市经济开发区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村支两委干部研究决定,持续发挥党建引领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山稻田、无渣生姜、黄花菜、玉竹、高山草鱼等生态农业,以产业“活水”浇开山村“幸福花”。 

  今年以来,大元村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走家串户、屋场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把治理“耕地抛荒”作为头等大事、当务之急,由村支两委统一组织机械设备,对抛荒多年的耕地进行翻耕,对连续抛荒两年以上的耕田,鼓励本村组有劳动能力的农户无偿耕种。同时,由党员身份的种粮大户带头耕种,统一管理,大元村两千亩耕地全部披上了“绿装”。此外,根据土壤和气候等自然条件,在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的带领下,该村做大做强无渣生姜、黄花菜的规模化种植,并向自然条件类似的常宁市白沙镇和谐村、桂阳县桥头乡大富村“取经”,种植无渣生姜和玉竹。  

  “村党支部‘堡垒’强,抛荒耕地披绿装;家家产业发展旺,户户用上自来水;组组通了硬化路,百盏路灯亮夜空;乡村处处文明风,群众脸上笑开颜!”在大元村流行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字字句句都洋溢着村民的喜悦。目前,大元村已初步形成以高山稻为龙头,无渣生姜、黄花菜、玉竹、高山草鱼种养殖等生态农业项目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习近平向新冠疫苗合作国际论坛 首次会议发表书面致辞
努力争当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主力军
开展统计强基“回头看” 为衡阳高质量发展夯实统计基础
点燃寒门学子上学希望火炬
我市上半年完成造林114.2万亩
调整车道,提升路口通行能力
产业“活水”浇开山村“幸福花”
学校、景区、口岸…… 如何加强重点领域的疫情防控工作?
衡阳日报版面一A01产业“活水”浇开山村“幸福花” 2021-08-06 2 2021年08月0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