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文/图 通讯员 刘月华 记者 莫雄飞)“这是一件清光绪年间宣德款香炉,国家二级文物,高22.3cm,口径32.2cm,重11170克……那么,什么是宣德炉呢?它是什么来历呢?”7月22日下午,一堂“文物背后的故事”社教课在南岳衡山博物馆影视厅拉开了序幕。
据悉,这堂社教课是博物馆暑期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之一,目的是以课堂形式,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出来,让青少年在欣赏文物之美的同时,也了解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和中华文化延续的精神内核。今后,南岳衡山博物馆将会在特定的节日推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社教课堂,通过各种方式,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