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吴娅萍 实习生 易玉娟
“我总感觉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了不起的大事,但是组织上却给了我很高的荣誉:6月底召开的衡南县无偿献血表彰暨2021年度动员大会,给我颁发了‘造血干细胞捐献特别奖’,在三塘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上,我又获得了‘最美志愿者’奖牌。”7月23日,记者采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王永军时,他很谦虚地回答。
个子不高,人比较清瘦,初见王永军,绝对想不到他是衡南县第2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王永军是退伍军人,现任衡南县三塘镇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不论是在部队,还是在单位工作,他都兢兢业业,认真付出,不计回报,曾多次获得“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从2011年开始,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每年他都参与义务献血。
去年9月中旬,衡南县红十字会电话联系他,告诉他此前在中华骨髓库留的血液样本与一位白血病患者初步配型相合。“接到电话后,第一反应是对自己能挽救他人的生命而感到开心。”王永军告诉记者,只希望能早点捐献成功,让这名患者少受病魔的折磨,尽快恢复健康。9月下旬,他主动前往市中心血站采血进行高分辨检验,结果显示满足捐献需求。
去年12月,在出发前,犹豫再三的他还是将实情告诉了家人。妻子一开始反对并想阻止,母亲也因为担心他身体而彻夜未眠。王永军却并不肯放弃,想方设法查阅资料,咨询医生朋友,跟家人耐心解释,请她们相信科学,放下顾虑。
捐献前体检结果显示,王永军符合捐献手术的要求。他在湘雅三医院连续打了4天的动员剂。去年12月7日正式手术,长达六个半小时的手术时间,通过机采动脉血提取造血干细胞,医生护士在一旁时刻关注手术动态,为他进行钙、钾等微量元素的注射补充,最终成功提取了近180ml的造血干细胞。“在医院,我看到有年仅十岁的小朋友头发掉光了,戴着帽子;有中年男子深夜在病房外默默流泪。我就想,我的骨髓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太值了!” 王永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