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农业“硒”望之路越走越宽

  新华社杭州5月15日电   青梅煮酒的季节,一场体现富硒产业、品牌兴农的“梅好市集”在全国重点青梅基地浙江萧山上演。

  记者15日在萧山区进化镇吉山梅园举办的2021年青梅文化节上获悉,硒元素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调节人体机能,增强抗病能力,防治克山病、大骨节病等。萧山青梅生长于富硒土壤,又叫作萧山富硒青梅,有1000多年栽培史,加工的陈皮梅、甜梅、青梅、梅干、乌梅等驰名中外。进化镇天然富硒土地试验基地同日成立,目标是发挥天然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助力“两梅一茶”产业发展。

  硒是人体重要微量元素之一,科学、合理地补充有机硒,有利于人体健康。近年来,自然资源部先后在贫困地区调查圈定富硒土地2366万亩,支撑建设300余处富硒农业产业示范园。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天然富硒土地划定与标识等4项标准。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富硒稻谷》等多项标准,认证产品涵盖大米、小米、小麦制品、蒜、茶叶、枸杞、苹果等。

  据悉,在耕地调查基础上,发展富硒功能农业,提供富硒农产品,越来越多地方走上“硒”望之路。河北实施了《天然富硒土地判定要求》,河南出台了《富硒土壤硒含量要求》。广西提出打造“中国富硒农业之都”。江西省提出力争到2022年富硒农业基地面积达300万亩以上,富硒农业综合产值突破600亿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让文明交融之光照耀未来
我国农业“硒”望之路越走越宽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来了
天舟二号货运飞船 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
两地现多名本土确诊病例传递什么信号?
衡阳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第五十五期“热线问政”活动专题预告
债权转让公告
下列证件 声明作废
衡阳日报版面七A07我国农业“硒”望之路越走越宽 2021-05-17 2 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