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唱黄河硪号

  彭济浮期待的这一天终于到了:镇上要为会唱黄河硪号的老人录影。他穿上新衣服,戴上新帽子,又回忆了一遍旋律,下楼。

  彭济浮今年89岁,家住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李进士堂镇安民社区,一个黄河滩区迁建社区。硪号全称鲁西南黄河夯硪号子,是60多年前彭济浮和同伴修筑黄河堤坝时唱的劳动号子,2011年被列入菏泽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穿过广场和扶贫车间,彭济浮来到社区最南端,9位老朋友已经到了。“头一次这么正式唱号子。”彭济浮笑着说。

  号子是一人领、众人和。“嗨呀——咦嗨吆”,彭济浮开始领唱。“嗨呀——嗨嗨嗨呀”,其他老人和着。

  100多年前,黄河夺道大清河从山东入海,每临大汛,黄河水裹挟着泥沙冲出河槽,致庄稼绝收、房倒屋塌。为守护家园,彭济浮二十几岁就开始和同伴一起修筑黄河堤坝。

  “先堆土,再用石硪打。”彭济浮说。圆柱状的石硪是修筑黄河堤坝的主要劳动工具,重75公斤。打硪时,9个人围成一个圈,同时拽手中的麻绳,将石硪稳稳地拉上去,再平平地落下来,把3寸厚的土打成1寸厚才算合格。

  “为统一动作、提振士气,我在山东梆子的基础上改编出简单的硪号。”彭济浮说。

  硪号粗犷豪迈。彭济浮有时以王祥卧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为号词,有时也即兴发挥“打硪的同志们——上工喽”。硪号有快有慢,与打硪的节奏同步,唱到起劲儿处,石硪能被拉到2米高。

  今年80岁的彭步武说:“那时候干一天活就唱一天歌,9个人一天能打300多平方米大堤。大堤上到处都是唱号子的,别提多热闹了。后来我们还用家乡名将号子分为郓城号、梁山号、临濮号等。”

  “录制”现场吸引了不少居民围观,有的小朋友被大人抱起来看,还有人拿起手机为他们拍照。“齐心吆,努力吆”,彭济浮唱起了词,大伙和着“吆嗨咿嗨吆嗨吆”,声音越来越响。

  “都拉起来吆”“吆嗨咿嗨吆嗨吆”“把硪抬吆”“嗨吆嗨吆”……

  黄河山东段长628公里,滩区面积1702平方公里,这片土地既发挥行洪、滞洪作用,也承载着60多万群众的生产生活。曾经,为躲避水患,彭济浮和其他村民一样,修完大堤就去修自家的房子,累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唱号子。“这歌能安慰人。”他说。

  2017年,山东开始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要为60多万滩区居民解决安居问题。2018年10月,彭济浮所在的田楼村整体搬进新建成的楼房社区。

  田楼村党支部书记彭济献说:“住进社区后不到一年,就有20多户人家娶亲,比以往3年的总数还要多,说句真心话,家家户户都过上了好日子。”

  一曲唱完,围观居民拍手叫好。彭济浮和他的老朋友们有些不好意思,连忙摆手说道“唱得不如当年了”“牙掉了好几颗唱歌都漏风”“几十年没唱过了”……

  随着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机械作业普及,石硪已不在治黄中发挥作用,会唱号子的人也逐渐老去。这一次唱,既是为了娱乐,也是为了纪念。

  (新华社济南4月11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焦裕禄的3份入党申请书
沙土地里淘金
这次会议,成为新时期西藏工作的第一个里程碑
再唱黄河硪号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再唱黄河硪号 2021-04-12 2 2021年04月1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