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唐翔 通讯员 李文恋 朱超)3月27日,石鼓区黄沙湾街道灵官庙村,村民们正在进行早稻播种育秧。随着气温转暖,该村村民抢抓农时,投入春播春种生产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更经济、更绿色、更环保、更高产!”灵官庙村种粮大户成吉宇告诉记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种粮经验,他将播种时间推迟了一点,“在气温上升的时候播种,一来可以节约覆农膜经济成本,二来可以节约人力成本”。在选用肥料方面,成吉宇选择了更为低碳环保的野草绿肥。他解释道,翻耕时将种植的野草绿肥沤进土壤中,不仅能为土壤提供丰富的养分,还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使粮食增产,“而且,化肥也比没有种绿肥的稻田用得少,相比之下,稻米口感也更好了”。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价值,成吉宇采用了三季轮作“稻稻油”的模式,即早稻+晚稻+油菜种植,不同种类的农作物轮番上阵,让土地不闲置。
为了切实抓好粮食生产工作,石鼓区对辖区内从事双季稻生产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及农户制定了相关的奖补措施。据悉,对于耕地地力补贴按单季105元/亩、双季175元/亩,稻谷目标价格补贴按不低于省定标准直接补贴到实际种粮者;种植早稻奖励200元/亩,完成年度双季稻种植任务的另奖励100元/亩,早稻育秧按秧田面积奖励300元/亩。据了解,石鼓区今年粮食计划播种面积1.6万亩,早稻稳定在0.8万亩以上。所有水稻种植面积实现“单改双”。坚决遏制耕地抛荒,抛荒两年以上的,由村组集体收回,重新发包。目前,该区已调拨7万斤种子到辖区3个涉农(镇)街道,并分发到各村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