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面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石鼓区:~~~
~~~
祁东县:~~~
种粮大户贺云娥:~~~
~~~珠晖区开展山洪地质灾害防御暨堤防水库巡查抢险技术培训
常宁市:~~~
石鼓区:~~~
南岳区:~~~
衡南县:~~~
珠晖区:~~~
2021年03月29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种粮大户贺云娥:
“多种粮,种好粮”
贺云娥(右)正在指导村民育秧

  ■文/图   蒋   星   肖雄夫

  近日,在衡南县江口镇大岭村水稻集中育秧现场,种粮大户贺云娥正在指导村民们把秧苗盘放置在育苗床上,抢抓时节备春耕。从“门外汉”到村民眼里的“种粮能手”,贺云娥用了近10年时间。

  19岁那年,贺云娥独自一人南下广州打工。2010年,因父亲患病需要照顾,她抛下奋斗8年的事业,返回家乡大岭村,接续耕种父亲承包的30亩稻田。这一年,由于经验不足,收成较往年有所逊色,但一向不肯服输的她信心不减,第二年,贺云娥把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余亩。

  在大岭村,年轻人基本上选择外出务工,留守的大部分是老人和孩子,越来越多的水田被撂荒。而且相对于晚稻,早稻种植效益较低,2009年前,全村双季稻种植面积仅600亩。看到这样的情况,贺云娥觉得那些抛荒的水田太可惜了,“何不流转过来,请乡亲们来帮忙,还可以增加他们的收入。”

  2016年,她先后注册成立金穗农机农技种养专业合作社、绿沃家庭农场。在她的带动下,合作社建立了“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不仅购置了旋耕机、收割机、插秧机、烘干机等17台现代化农机,还为周边农户提供水稻机耕、机插秧、机收等机械化服务。

  目前,合作社种植优质水稻1400多亩,每年支付村民土地流转费15万元,5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每年增收2万多元。

  贺云娥初步算了一笔账:合作社种植的水稻每年产量约160万斤,平均以每斤2元左右的价格卖到周边的超市、粮油店等市场,年收入可达到60万元。“粮食生产市场前景这么好,我会继续响应国家的号召,多种粮,种好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女农机手打擂台
完成10502人次新冠疫苗接种
“多种粮,种好粮”
提高防大汛抗大灾的能力
民警上门提供网络安全服务
春耕备耕忙,播种新希望
大手牵小手 培育爱国情怀
科技特派员指导村民集中育秧
激励约束并举 锤炼纪检铁军
衡阳日报版面三A03“多种粮,种好粮” 2021-03-29 2 2021年03月2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