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琪 通讯员 赵娟)近日,来自长沙的游客赵先生在耒阳进行了一次为期3天的自驾游,一路上惊喜连连。他拿起手机给记者展示他沿途拍摄的照片,说:“与几年前来耒阳游玩时相比,明显感觉满眼皆是绿,手机内存都不够用了”。
“树多了、山绿了、景色更美了。”阳春三月,行走在耒水河畔,鹿岐峰、狮子岭、马阜岭、蔡伦竹海等地竞相吐绿,武广高铁、京珠高速耒阳段、107国道、356国道等主要交通干道及水系沿线两侧绿浪翻滚。近五年来,耒阳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37.37万亩,通道绿化3586公里,封山育林28万亩,森林抚育42万亩。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45.81%提升到2020年的48.71%,耒阳“绿色版图”以平均每年0.5个百分点的增速不断扩大。
“绿色版图”不断扩大的背后,源于该市加快推进“绿色崛起·美丽耒阳”生态工程建设,大规模开展“黑变绿”的矿区复绿工程,打造“荒变绿”的油茶产业“百亿绿色银行”,持续实施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林、果、粮、油、特立体开发等一系列“造绿工程”。造林绿化规模、速度和质量明显提升,2019年亮源乡关王塘村、大义镇东方红等四个村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2020年耒阳市成功创建为省级园林城市。
每年春天,耒阳市四大家领导率先垂范义务植树,成为耒阳“3·12”的“习惯动作”。全市各行业、各部门、各系统积极组织职工投身义务植树,市、乡、村三级联动,“衡阳群众”耒阳志愿者的“马甲红”,更是遍布每一座山、每一处公园、每一条道路两侧……植绿爱绿护绿意识逐渐深入人心。全市森林蓄积量从5年前的174.75万立方米增加到2020年的214.5万立方米,增长2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