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 珂
康养农业,是以优质的农村自然生态资源、农产品资源、人文资源为依托,以科学方法为指导,以多要素融合为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的农业产业综合业态。
致公党衡阳市委认为,利用农业丰厚的优质资源发展康养农业,能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更好地配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农业功能和价值,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他们建议,建立由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发改、财政、国土、交通、水利、电力、环保、民政、文旅等部门配合联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促进康养农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和加快形成;创新城乡居民合作利用宅基地、长期流转或者租赁农用地合理开发的体制机制,制定衡阳康养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将康养农业发展纳入城乡统筹发展,划定康养农业发展区域和范围;相关部门要协调制定康养农业标准和康养农业发展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优化项目审批程序,建立市场准入和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从财政支持、土地供给、税收优惠、信贷融资等多个方面,加大对康养农业的扶持力度;将市场需求旺盛、交通优势、环境优势、人才优势和信息优势明显的城郊接合部作为试点,建设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市场活跃度高,有利于城乡资源互相融合的康养农业发展新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