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文鹏
“在多方的支持下,我们克服困难,保住了公司在轮胎起重叉吊装机行业的主导地位。”过去的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富挑战的一年。对此,市政协委员、金威机械总经理汪金球有着切身体会。
衡阳市金威机械有限公司(简称金威机械)是一家从事物流行业搬运机械研发、生产、销售的小微企业。受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公司生产经营承受了巨大压力,2020年一季度的生产经营陷入停顿。
市委、市政府及时伸出援手,通过财政资金补贴、职工养老基金减免、税收减免等举措,为金威机械减负、提供支撑。园区领导驻点服务,帮助企业解决了许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在多渠道、多层次纾困帮扶下,金威机械重燃生机。2020年二季度,公司适应特殊用户需求,扩大产品使用功能积极开拓市场。“2020年的产值不但没有下降,反而逆势上扬,上交的税金也增加了,还增加就业40余人。”汪金球说。
过去的2020年,衡阳市许多小微企业有着与金威机械类似的经历。正是由于一个个基本经济细胞的逆势成长,托举起了全市经济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发展局面。
目前,金威机械一方面高度依赖研发,但另一方面也存在研发能力不强、研发经费有限等困难。“只有不断投入研发经费,增加研发人员的储备,推进产品更新换代,公司才可以求得长远发展。”汪金球说。
“衡阳有上万家中小微制造企业,有几十万从业人员,是衡阳稳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汪金球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园区)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帮扶的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研发,组织各行业科技人员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科技“扶贫”;建立相关机制,提供融资担保,确保生产经营的连续性,推动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