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建新 通讯员 龙昭仪 彭 哲
湘水向洞庭,洞庭通长江。为守护好一江碧水,农发行衡阳市分行积极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金融支持。在老旧城区“腾笼换鸟”后补足“金融养分”,激活了小微企业的“蓝海市场”;在工业园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城市绿色发展的步伐……一笔笔走“绿色通道”加速奔来的信贷资金,为衡阳抓实长江大保护贡献农发行力量。
截至11月末,该行长江大保护贷款余额60亿元,仅2020年就投放长江大保护贷款25亿元,有序推进长江大保护相关工作的纵深开展。
为“腾笼换鸟”补足金融养分
环境好了企业笑了
位于珠晖区周家坳的原衡阳木材厂,曾是湘南地区最大木材加工厂,承载许多衡阳人的青春记忆。因产能落后,2005年宣布破产。如今,随着老旧城区“腾笼换鸟”,这里“摇身一变”,成了中小企业竞相追捧的创业基地。
沿着园区主干道参观,两旁厂房林立,不时有机械运作声交织耳旁,让原本沉寂的院子散发勃勃生机。国有资产盘活并产生效益了,社会保持稳定了。背后,是一场成功的资本运作。
“木材厂关停后,厂房长期空置,短期内推倒重来不现实,有的小微企业受规模限制,恰巧需要这样的场地,推进‘腾笼换鸟’可以有效化解矛盾。在后续资金亟需跟进时,农发行刚好有产品可支持,一拍即合了。”弘湘国投融资部融资专员肖意快人快语。
实施“腾笼换鸟”,是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条有效途径,对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具有重要意义。弘湘国投的这招棋旨在将原厂区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好,使大批规模偏小、分散经营的创业实体寻求到新的发展空间,走产业集群集聚之路,为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保持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恰恰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需要,也是长江大保护建设的需要。
今年5月,农发行衡阳市分行抓住机遇,以支持老旧城区“腾笼换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这一模式,为弘湘公司发放中长期贷款7亿元,专门用于企业清退、旧厂区提质改造、停车场及附属设施建设等,完成了清退收回已破产高污染、高耗能企业土地面积近480亩。
采访中,创业基地的孵化者们纷纷感叹这场嬗变,他们表示,衡阳的营商环境、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对我们营收几百万元的企业而言,去园区门槛不够,在这里可以安心生产,成本也低,保十几个家庭有盼头是绰绰有余的。”9月份新入驻的衡阳市兆兴机械有限公司老板肖宏春告诉记者,他现在集中精力做矿山机械设备制造,准备开拓新的“蓝海市场”。
“勇吃螃蟹”一次审批14亿元
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时值隆冬,衡阳弘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智慧制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气象。自去年11月28日正式动工,目前在建的5个厂房正在加紧进行标准化建设。建成后,这里将是威马汽车衡阳公司的主阵地。
为振兴衡阳市老工业基地,我市自2018年以来把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引进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项目。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新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及出行方案提供商,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技术、团队、发展理念等方面有相对优势。从产业未来发展看,新能源汽车将得到更多政策和技术支持,农发行衡阳市分行决意先行先试,支持这一“风口上”的新兴产业。
“从项目受理到贷款发放仅仅一个半月,一次审批到位,14亿元分三期投放,年前会全部到位。”农发行祁东支行客户经理全文彬介绍,办理此笔贷款正值疫情期间,因支持湘江边上新兴产业,隶属长江大保护贷款范围,农发行省分行扩大授权,加速办理,与普通贷款相比具有成本更低的特点。
“如果没有农发行这样讲担当的政策性银行支持,我们这么大的工程进度不可能这么快,每一笔资金的及时到位,都是为这个新兴产业的加速崛起加油助力。”弘电公司副总尹子龙说,在建过程中,该公司非常注重污水处理,确保不对湘江形成污染。
据介绍,作为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的整个产业链覆盖较广,可带动电池、储能、电网等一系列行业的进步,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厂区年产值将达300亿元,增加地方税收,扩大当地就业,为衡阳产业强市之路作出积极贡献。